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消費市場 > 正文
 

四大“傷痛”困擾中國汽車出口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0日 07:53 中國質量報

  國產車逐鹿國際市場須解決一系列自身問題

  近年來,我國汽車產品的整車出口呈現出較大增幅。雖然與國際汽車業強國相比,我國汽車出口數量小,但增幅巨大,同時由于中國在其他制造業方面超強的競爭力,使得國際汽車業巨頭對于中國汽車出口紛紛投來了關注甚至戒備的目光。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商美國通用汽車CEO瓦格納就曾向媒體表示,我們不會漠視來自中國競爭對手的存在,以避免重
蹈對日韓企業的覆轍。

  雖然目前中國汽車海外出口還算順利,與國際汽車業巨頭真正的市場競爭還沒有開始。開始踏上國際市場競爭之路的中國汽車卻暴露出了一系列自身的問題。這些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極大重視,并迅速改正,否則,在即將到來的硬碰硬的市場競爭中,中國汽車將很難有勝出的機會。低價之痛

  毫無疑問,以目前國內

汽車出口企業的實力,與日韓企業起步之初一樣,中國汽車參與競爭的最大法寶便是超低的價格。同檔次的中國汽車在國際市場比歐洲車要便宜50%,比日韓車要便宜30%。低價入市的策略就像一把雙刃劍,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它在使中國汽車初步贏得一部分市場份額的同時,也給參與海外出口的中國汽車企業帶來了不小的傷害。

  這與我國汽車企業主要采取低價位搶占市場的策略有關。國內汽車出口主要集中在亞洲、非洲、中東和南美一些發展中國家,出口的產品又大多以低檔車為主。品牌之痛

  品牌是一個企業的王牌,一個被消費者認可的強勢品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可謂是呼風喚雨,其給企業所帶來的效益無須多言。日本、韓國的汽車工業之所以能沖出歐美傳統汽車強國的層層圍堵,在國際汽車市場占據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正是由于經過艱苦的努力,樹立起了豐田、本田、現代等一批國際認可的自主汽車品牌。

  目前,中國汽車出口車型以經濟型轎車和低檔SUV為主,主要是

奇瑞、夏利、吉利、哈飛、長城、中興、陸風等自主品牌。這些企業雖然發展較為迅速,但與一汽、上汽、東風等國內大型汽車企業相比,實力相對弱小,其品牌在國內市場的話語權都談不上強大,在海外市場的境遇就可想而知了。

  解決自主研發和自主品牌發展中的問題,盡快樹立起中國自己的強勢品牌,成為中國汽車進軍海外市場一個不得不解決的問題。渠道之痛

  一種產品從企業的生產線傳遞到終端消費者手中的諸多環節中,銷售渠道是十分重要的一環。而且,

新車交到消費者手中,僅僅是廠家提供服務的第一步,產品維修、售后保障、零部件供應等諸多問題,都要通過暢通無阻的銷售渠道來實現。目前我國汽車產品的出口,主要是以一般貿易方式為主。幾乎全部的汽車出口都是借助于國外當地經銷商來實現車輛銷售和提供售后服務,沒有自己的銷售渠道和服務網絡。

  當然,建立自己的銷售網絡是需要資金與品牌實力的,在這一點上,目前我國的汽車出口企業還有很大差距。目前,奇瑞、吉利、長城、中興等國內汽車公司都開始著手產品海外銷售渠道以及配套設施的建設,但僅僅是起步,要走的路還很長。標準之痛

  目前,中國汽車出口僅僅是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而沒有或很少進入到歐美發達地區,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之一,便是產業標準的差異。由于技術實力等多方面原因,與歐美發達地區相比,我國汽車產品相關標準普遍偏低,這使得我國汽車產品必須按照歐美標準來改造自己的產品,滿足出口歐美的產品認證,否則將被拒之門外。而且,即使你達標進入了歐美市場,也會受到諸多歧視。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國內汽車質量標準應盡快與國際接軌,從整體上推動國內汽車制造的水平。如果出于保護主義一味地放寬尺度,那么當我們的汽車駛入別人的國度時,就難免遭人詬病。另一方面,對企業本身而言,既然已經在別人的市場上同臺競爭,就應該用別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改進,用過硬的產品和售后服務來樹立中國汽車的口碑。

  作者:謝 濤/文

  (來源:本站原創)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