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些迷宮般的公司,可以把所有的管理大師搞得灰頭土臉。同樣,總有一些話題,比如中國的教育制度,可以把所有的評論者變成摸象的盲人。
近年來,中國的高校改革,新制度層出不窮,但正如馬基雅維利所說,弊端固然易察,但改正卻絕非易事。前幾天,北京大學取消了博士生導師終身制,對博士生制度進行改革。上海華東師范大學許紀霖教授曾經呼吁,淡化博導惟有一個辦法,就是與國際全面接軌:
改變已經陳舊過時的四級職稱制,實行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三級職稱制。
三級職稱制的確有它的好處,實行起來,也的確可以改進中國高校現存的某些弊端,但怕就怕到后來也會滋生出種種新的怪現狀,而這些怪現狀,卻是外國的三級職稱制所沒有見到過的。于是,中國的許教授就很可能連同外國的三級職稱制,一起破產。而我們的大學,卻仍像迷宮般巋然屹立。
那些無法治理的迷宮般的機構,往往具有一種魔力:好人進來以后,會迅速墮落成壞人;好的制度執行起來,效果比壞制度還要不如。這些機構,就好像馬基雅維利所說的徹底腐敗墮落的城邦,只能指望上天賜予他們一個精明的暴君,否則就永遠也無從出現良好的風氣,而這樣的風氣,才是安放新制度的基石。
今天,馬基雅維利的暴君式流血改革,自然是行不通的,但是馬基雅維利務實的態度,卻仍然是明智的———那就是,不要迷信新的制度。除非能對舊的風氣實施實質性的打擊,否則,再好的制度,也會變得面目全非。
意外地,我們發現,還有一種力量,來自外部世界的力量,有助于一起打破這困局。據報道,香港大學今年自行在內地收取本科生,17個省市共接獲4848份申請;在最后錄取的250人之外,11名各省市狀元面試后被淘汰。據悉,大部分地區的申請者,高考成績均超過頂尖學府的入學分數,北京及上海分別有近4成及5成申請者分數超過北大、清華錄取的分數線。港大以寫論文及考文法為主的英語筆試,淘汰了大半內地的申請者,其后,2521名學生仍要經過10多名教職員面試考核。面試中,每6位申請者組成小組進行討論,由兩位港大職員逐個“打分”。
這真是對我們的高考制度最好的批判;也只有這樣的批判,才是真正有力的。那4848份申請,也是對我們的大學,對北大、清華最好的批判。雖然近20年來,一些最優秀的畢業生、最優秀的青年教師們,已經通過出國深造這樣的行動,對我們自己的大學作出了最有力的批判。
但是,這個批判還沒有像今天這樣,在教育日益開放的形勢下,直接觸及到本科招生這個所有大學的命脈。正如某名校校長所說,名校之所以是名校,是因為它即使什么也不做,也能招到中國最好的學生———按照我個人的理解,這也首先是指本科生。
“武器的批判”勝過“批判的武器”,一個前來搶奪優質生源的大學,勝過了無數篇獻計獻策或者刻毒嘲諷的文章。
但是,如果我們不能進一步開放教育,不能直接觸及問題的根本,則一切改革、一切新制度,都不會有什么實際的效果。如果不信,可以把港大這一次的考試方式搬到我們這里試試看。
作者:小七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