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貴州省知識產權保護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貴州蠟染”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已經正式啟動,該局與貴州省社科院合作開展貴州省傳統特色產品的知識產權戰略研究工作,目前已完成貴州傳統知識與知識產權保護概述報告,以及“貴州蠟染”和“貴州小香豬”的知識產權保護的個案研究。
這項工作對貴州蠟染到底會產生多大影響,目前還不得而知。有業內人士認為,這畢
竟是政府部門參與扶持與保護地方傳統特色產品的一個開始,它需要一個過程,可能有望結束目前貴州蠟染市場無序競爭的狀況。文化消失成也市場敗也市場
2005年,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繼續把旅游業作為服務業發展的龍頭來抓。”旅游正逐漸成為該省新興支柱產業,而蠟染一直是貴州主要旅游產品之一,雖然沒有權威數據統計,但據旅游部門的最保守估計,當地旅游產品收入至少有10%以上來自蠟染。
蠟染是貴州民間藝術奇葩,從深山走入市場已有20多年。記者在近日的調查采訪中了解到,經過20多年的市場洗禮,并沒有多少人認為貴州蠟染得到長足的發展,相反,較之曾經的輝煌,很多人認為貴州蠟染甚至在退步。
1982年和1983年,兩位貴州苗族婦女分別到加拿大和美國表演蠟繪,受到許多國家的專家和觀眾的好評,被贊為古老中國的奇跡。貴州蠟染最早就是以其數千年不變的原始民族圖案和濃郁的神秘色彩,吸引著世人的目光。
民間蠟染制作貫穿了主人的整個精神寄托,他們的信仰、情感、喜好等都寓意在一幅幅精美絕倫的圖案中,也許一方頭帕,就會耗費他們一個月甚至更久的空閑時間。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當地人發現這些民間手工藝品能賣錢,而且發展到僅從鄉間倒賣過來已遠遠不夠,一些熟知蠟染工藝并具有經濟頭腦的人開始辦起了作坊。
安順市是貴州蠟染作坊最集中的地區,安順蠟染也是貴州蠟染的代表。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前后,安順蠟染發展到輝煌的頂峰,僅工商注冊登記過的大小蠟染廠就有100多家,私人作坊更是難計其數,并涌現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安順蠟染總廠是國內首家民族蠟染產品的專業生產廠家,該廠生產的“山鳳牌”蠟扎染花布暢銷國內外市場,1995年產量突破150萬米,產值達到1500萬元。目前,在安順市中心的黃金地段形成了一個蠟染市場,即使是一間毫不起眼的門面,每天可能就有著上萬元的營業額。
6月的一天,記者來到安順,在南華路上已看不到蠟染往昔的繁榮。在當地一位蠟染老板的引薦下,記者見到了“蠟染奇人”洪福遠先生。1999年,洪福遠被文化部授予“中國十大民間藝術家”稱號,其蠟染作品被中國博物館及多家省市博物館收藏。洪福遠告訴記者,他現在潛心于收藏和創作,走的是以文養文的路子,投資100多萬元建了一個個人蠟染博物館。
洪福遠說,在安順,愿意埋頭搞設計的很少,但搞仿制的很多,一旦市場上出現受歡迎的新圖案,廉價的復制品立即一哄而上。安順眾多的作坊靠的基本上是陳年不變的幾個民間傳統圖案,沒有自己的設計人員,除了粗制濫造一些毫無創意的蠟染布外,再就是盜用仿制他人的作品。特別是近幾年來,貴州幾乎沒有新的蠟染作品。缺少創新,不敢創新,這就是貴州蠟染藝術發展緩慢、市場萎縮的主要原因。
在記者接觸過的幾位蠟染老板中,他們所持觀點大都相同。
也正是這個洪福遠,因為自己設計的蠟染圖案在市場上被大批仿制,在安順打起了第一樁版權官司,從1993年打到1998年,曠日持久,無果而終。
當天下午,記者還走訪了安順蠟染的發源地———石頭寨。這是一個布依族村落,石頭砌的屋子,石塊蓋的瓦,別具風情,是黃果樹景區的景點之一。聞聲有遠客來,寨中的一位老阿婆有模有樣地在自家門前做起了蠟染,記者欲上前拍照,卻被告知拍照是要收費的。在寨中的幾家商店里,均有各種蠟染掛飾出售,與記者隨行的人說,這些蠟染從安順市進價不到20元,在這里賣的是50元兩件。其實在前往安順之前,就有人告訴記者,“即使你到了石頭寨,你也看不到真正的蠟染了”。
在旅游市場的快速產銷需求的帶動下,蠟染工藝變得簡單,圖案單一,做工粗糙,其獨特的文化意識形態面臨消失。2004年,有文化專家在對貴州蠟染的調查研究中發現,經過商品經濟的沖擊,蠟染的很多民俗符號已經出現變異,于是發出這樣的嘆息:“如果脫離了民間文化的滋潤,蠟染只不過是蠟染,那將與藝術毫不相關。”環境遭殃先染布麻再“染”山水
可以這么說,是貴州旅游的發展帶動了蠟染這一行業。貴州蠟染以安順、黃平、丹寨、鎮遠4地所產被譽為“正宗”,安順蠟染的名氣要高于其他三地,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當地的旅游名氣,安順擁有兩個國家級名勝風景區———黃果樹瀑布和龍宮。蠟染為安順旅游增添了不少光彩,但蠟染也給安順旅游添了不少“麻煩”。
蠟染在漂洗過程中要排放大量污水,100多家蠟染坊聚集在安順市周圍,蠟染污染一直是該市困擾民族文化發展和環境保護的“老大難”問題。兩條河流經安順市區而過,龍宮就位于其中一條河流的下游,蠟染廢水的排放將直接影響到龍宮景區的水質。從2001年開始,安順市有關部門多次聯合行動,對非法排污的小蠟染作坊采取拆除設施、搗毀染池、停水斷電等措施強行關停。但小作坊規模不大,生產設施簡陋,有的白天停工晚上生產,有的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因此小作坊排污屢禁不絕。
一位蠟染作坊主說,所謂非法排污與合法排污的區別,也就是有沒有工商執照和有沒有繳納排污費的區別,事實上,安順市沒有一家蠟染企業能夠進行污水處理,只要交了錢,就照排不誤。
2004年6月,安順市有關部門召集當地6家較有規模的蠟染企業座談,對蠟染業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以及蠟染的發展前景進行探討,所達成一致的意見是,一是取締無證經營的小蠟染企業,二是修建蠟染商貿城,將市區的蠟染全部集中統一印染,污水統一處理。但在后來的實施過程中,蠟染商貿城的修建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一年過去,連選址都尚未落實。
近年來,貴州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黃平、丹寨、鎮遠等地成了新興的旅游景點,當地有關部門在發展旅游產品上都動起了蠟染的心思。在美麗的黃平重安鄉,居住著一個古老的民族———家人,據說是苗族的一支,但他們有自己的語言、服飾和生活習俗。重安江的十里峽谷,神秘的家人,每年吸引著大量游客。而家人的蠟染更富特色,全鄉3000多戶家人家家會蠟染,一種更為細膩的楓漿染(以楓樹漿代替蠟)就出自這里。該鄉原有一家蠟染廠,于1995年倒閉,現擬將蠟染廠恢復。
貴州省旅游局的一位官員說,無論是鄉村旅游還是傳統工藝產品,在發展與保護之間總是很難做到統一,做得好,就是一條扶貧開發與弘揚民族文化相結合的致富道路,但做得不好,就會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產品低端提升質量任重道遠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對于兩件圖案相同的蠟染,因為設計及工藝處理的不同,正版的可能要賣200元,仿版的可能只賣20元,而一般消費者則很難看出其中究竟,出于價格上的原因,很可能選擇了后者。畢竟,20元一件的蠟染仍然是蠟染。
據安順市泰昌蠟染文化藝術發展公司的胡志紅介紹,普通的蠟染掛飾很容易仿制,仿制者一是沒有設計費用,二是將工藝簡單化,因此在成本上節約了很大一筆開支,然后低價沖擊市場。由于缺少相關的約束,導致極少有人愿意在設計創新上下功夫。胡志紅的公司是安順較具規模的蠟染企業之一,現致力于蠟染服裝設計,該公司產品九成以上為服裝,主要銷往東南亞一帶。胡志紅說,仿制蠟染服裝要比一般掛飾難得多,蠟染使用的布料多為純白棉布,在經過染色漂洗后難免不縮水,只有對棉布的經緯縮水率進行嚴格地計算,再將圖案染成,如此裁剪的服裝才會合身。仿制者則很難做到這一點,即使仿制了圖案,但所用棉布不同,縮水率也就不同,做出的服裝不倫不類,難以上身。即便如此,他的蠟染服裝仍被仿制,而且價格低廉,如果他的服裝按仿制品出售,每件至少要虧5元錢。
胡志紅認為,市場上應該有不同檔次的產品,以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但目前貴州蠟染市場仍是大路貨占主流位置,蠟染產品的市場細分化程度很低。
據記者了解,作為主要的旅游產品,蠟染在貴州各旅游景點都有銷售,景點商店的蠟染產品大多質次價低,好一點的蠟染要在一些專門的工藝品店里才能買到。由于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很多消費者對貴州蠟染產生了懷疑,買便宜的質量肯定不好,買貴的又怕受騙上當。更有一些仿制者為了迎合市場,竟然仿制省外其他地方蠟染的圖案,使消費者甚至誤解蠟染的出處。
在貴陽就發生過這樣的事,一位昆明游客來到貴州,在一個旅游商店里購買紀念品時,發現該店所售的蠟染圖案竟然有白族姑娘,頓時大為不解:“你們貴州怎么會賣我們云南的東西?”
貴州師范大學曾辦過一個蠟染藝術研究所,后因種種原因停辦。在該所工作過的一位教授這樣解釋這些現象:“貴州蠟染的名氣來自于千百年來的民間積累,并不意味著現在的貴州蠟染做得有多好。貴州蠟染市場的萎縮,缺乏品牌支撐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貴州蠟染’是一個通稱,這塊招牌是很容易坐吃山空的。從現在的市場情況看,云南大理、浙江寧波的蠟(扎)染大有后來居上之勢。貴州蠟染走入市場實際只有20多年的歷史,伴隨市場化的進程,這個浮躁的年代,盡管在工藝處理上有所突破,如彩染、解決掉色等,但貴州的蠟染企業還沒有能夠潛下心來,打造自己的蠟染品牌并賦予其文化內涵。如同茅臺酒,也是一個傳統工藝產品,但不是茅臺鎮出的酒都能夠叫茅臺酒。因此,要把貴州蠟染的質量與品牌再提升一個檔次,貴州蠟染人可能要再花上20年甚至更久的時間。”貴州蠟染
貴州蠟染實際上應該叫“蠟防染色”,是用蠟把花紋點繪在麻、絲、棉等天然纖維織物上,然后放入適宜在低濕條件下染色的靛藍染料中浸染,有蠟的地方染不上顏色,去蠟后即現出因蠟保護而產生的美麗白花。如果僅僅是藍地白花也算不得稀罕,那和藍印花布沒什么兩樣。繪在布上的蠟塊會因折疊迸裂而導致染料不均勻滲透,所造成的細紋非常具有抽象色彩,叫做“冰紋”,這才是蠟染的靈魂。
蠟染歷史悠久,很多地方都有《蠟染歌》(古歌),敘述蠟染的起源。貴州蠟染存于苗族、布依族地區,以黃平、六枝、安順、丹寨等地技藝最高,大多數地區將蠟染成品作為衣飾。
貴州蠟染的制作方法,是將白布平鋪于案上,置蠟于小鍋中,加溫溶解為法,用蠟刀蘸蠟汁繪畫于布上,一般不打樣,只憑構思繪畫,也不用直尺和圓規,所畫的中行線、直線和方圓圖形,折疊起來能吻合不差,所繪花鳥蟲魚,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繪制貴州蠟花的工具不是毛筆,而是一種自制的鋼刀,因為用毛筆蘸蠟容易冷卻凝固,而鋼制的畫刀便于保溫,這種鋼刀是用兩片或多片形狀相同的薄鋼片組成,一端縛在木柄上。刀口微開而中間略空,以易于蘸蓄蜂蠟。根據繪畫各種線條的需要,有不同規格的鋼刀,一般有半圓形、三角形、斧形等。
貴州蠟染可以水洗,但在洗的過程中不要使用清洗劑,以免掉色,也不可用機洗,很多蠟染飾品主要是以須邊突出主效果,用機洗會把須邊攪壞。
隨著工藝的進步,目前彩色蠟染也非常盛行。
作者:本報記者 歐陽維民 劉 艷/文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