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業數量眾多,分布廣泛,監管難度較大。筆者認為,因地制宜,采取有針對性的監管方法,才能確保監管到位。具體講,應采取4種方法落實監管責任。
對企業集中的區域,設立專門監管站。食品企業集中的區域,企業眾多,品種集中,產量大,往往供過于求,同行之間競爭激烈,很容易發生低質低價現象,有時會出現嚴重的制假行為,必須采取嚴格的區域監管措施。要摸清企業底數,建立食品企業數據庫,將食品
集中的區域明確為重點區域,每個區域設立2至3人專門負責的監管站,實行定期巡查、提前監督、跟蹤管理的方法。并明確規定區域監管人員對區域內食品企業的質量安全負全責。
對分散企業明確專職監管小組專門監管。有的縣區食品企業少,分布在眾多鄉鎮,質量技監部門無力、也無必要設立區域監管站。但這類企業多數地處城鄉結合部或邊遠鄉村,所以,對這些企業不能因少、小而掉以輕心,必須明確專人具體負責,才能準確掌握企業具體位置、產品標準、生產工藝等基本情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企業進行巡查,發現問題跟蹤整改,監管上才能不留死角。
對重點產品必須重點監管。醬油、醋、白酒、飲料,特別是奶制品等兒童食品,對人身安全特別重要。近幾年,因為這些產品的原料價格高、工藝復雜,有些企業粗制濫造,容易出現制假售假現象。所以,對這類食品必須加強監管。一是要加大巡查力度,定期不定期地進行突擊檢查,避免企業存有僥幸心理,使企業沒有機會造假。二是加大打擊力度,查處一起嚴處一起,該曝光的曝光,該關停的關停,該取締的取締,該追究刑事責任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對制假者保持高壓態勢,使企業不敢制假。三是加大抽檢覆蓋面,及時檢驗,對產品不合格的企業及時移送稽查部門嚴肅處理,跟蹤整改,推動企業重視質量檢驗,保證產品合格率。
發現問題,一查到底。監管人員查處食品案件后,不能查完了事,必須負責后續整改,問題解決不了不放手;質檢人員到企業抽檢,不能只抽樣,并要查看食品的執行標準、產品標識、生產工藝、添加劑使用等問題。形成誰到企業誰就“貼”上了責任,誰該發現的問題而未發現,該監督整改而沒有監督整改的,出了問題就要承擔責任。(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