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馬家少帥被資本驅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9日 17:49 《財經時報》 | |||||||||
□ 姜雷 曾經是行業分析師的熱捧對象,基金經理的寵兒,如今,泰興光學的一朝跌倒,百人踩踏,投資者變臉般成為債權人。泰興少帥馬烈堅不能不感慨市場無情,資本冷漠。 馬烈堅打造的零售渠道概念,曾經受到眾多資本追逐。馬烈堅并沒有認識到,概念
泰興能與資本結盟實為機緣巧合。馬烈堅入主泰興后,致力于零售業務開拓,希望實現從制造企業向流通企業的轉型。在他看來,制造眼鏡的毛利遠不及眼鏡零售。他深知,只有獲得資本市場的支持,自己的計劃才能推行下去。 他奔走于國際投資者之間,推銷他的眼鏡零售渠道概念。他介紹:一幅眼鏡造價才數美元,但零售價可以賣到100美元以上。向投資者描述了一幅從上游生產到下游分銷零售的一體化美景。 此時正是亞洲金融風暴之后,地產、銀行股日漸式微。基金迫切需要尋找新的投資概念,馬烈堅正是他們要尋找的。一時間匯豐、美國資本集團、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投行持股達56.81%。銀行貸款更是達到28億港元。 資本力量推動馬烈堅走上了收購擴張之路,而所謂成也資本敗亦資本,這家四十年的家族企業毀于一旦。 在一段時間,零售渠道概念為資本市場所鐘愛,不僅有聯華、物美在香港IPO(首次公開募股)受熱捧,還有家電零售大鱷國美在港借殼上市成就黃光裕的中國“首富”之名,另一個家電渠道商蘇寧電器節節上漲的股價則成了內地沉沒著的證券市場的另類…… 但資本造熱的概念不應導致實業家對渠道價值的迷信,對于渠道擴張的瘋狂,期待著通過加速擴張獲得成功。開店甚至不取決于企業內部的發展需求,而是取決于外部資金的供給,危險不言自明。 泰興就是一個由熟透而爛的果子,它已從高處落到地上了。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