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珠三角等地出現的民工荒主要是因為工資過低。”全國政協常委蕭灼基6日在政協十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為破解“民工荒”支招,“重資輕勞”現象必須改變,進一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提高職工最低工資標準。
蕭灼基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對資本這個生產要素參與收入分配十分重視。無論對外國資本或本國非公經濟,都給予一系列優惠條件。但對勞動這個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在
收入分配上都沒有得到充分體現。一方面,我國就業隊伍在擴大,另一方面勞動收入占GDP的比重卻在下降。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已從15%下降至12%。一些城市雖然經濟較發達,人均收入水平較高,但最低工資標準卻很低。例如月最低工資標準,上海為635元、南京為620元、蘇州為620元、深圳為610元、北京為545元等。“在珠三角地區,民工一個月才五六百塊錢,還是一天連續工作12小時,誰還愿意去啊?由于勞動者收入水平較低,資本回報率較高,社會上勞資糾紛有增加趨勢。”
“提高勞動要素的報酬,提高勞動者收入水平,是協調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蕭灼基建議,要認真研究勞動要素的報酬標準,研究勞動要素與資本要素的收益比例,提高勞動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提高工資在成本中的比重,提高職工平均工資水平,尤其是提高低工資水平。這樣做不僅可以改善職工生活,而且可以理順分配關系,緩解勞資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同時,還可以提高消費率,推動國內需求,促進經濟發展。(編輯:劉洋)
作者:新華網李斌 陳菲 顧瑞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