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低收入群體中,農民占了很大的比重。“關鍵問題是解決農民收入的增長,如果沒有農民的富裕,和諧社會不能建立。”全國政協常委、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說,增加農民收入,特別是低收入農民的收入,是縮小社會收入差距的重要方面。
怎樣才能增加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正在此間召開的政協十屆全國委員會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上,厲以寧為“低收入群體增收”開出一劑藥方:減輕農民負擔是必要的,但在政府采
取的各項措施中,農業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無疑是影響面廣、涉及人數多和成效持久的措施。
藥方一
鼓勵農民參加合作
具體地說就是:要改革城鄉二元結構的體制,鼓勵農民在自愿基礎上建立各種新的合作組織,政府增加農田水利建設和良種基地建設的投入,政府增加農村的教育投入,鼓勵科技人員同農民組成利益共同體,實行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大力發展農村金融業,擴大農民小額貸款的發放范圍。
缺少就業機會,缺少適應就業崗位的能力,即使就業了,由于能力有限也無法取得較多的收入,是城鎮低收入者不易擺脫困境的原因。
厲以寧認為,對策之一是設法增加就業機會。對策之二是,使低收入者提高適應于現有和新的就業崗位的能力。應當對低收入者進行技術培訓,使他們能隨著科技發展和企業業務擴大而不斷增加自己的就業能力。
藥方二
鼓勵農民進城務工
厲以寧還認為,城鎮的社區服務、環境保衛、環境衛生、園林建設等可以吸引較多的就業人員,在這方面應采取更靈活的方式管理。
“農民工”是厲以寧關注低收入者增收的重要對象。他認為,農村低收入者增加收入的另一個重要途徑是到城鎮中務工。
農民進城工作后,使城市經濟活躍了,使城鄉之間的經濟聯系密切了。這對于城市的經濟增長是有利的,同時也為城市增添了若干適合城里人工作的就業機會。
厲以寧認為,農民進城工作后,就會取得收入。因為農村市場的啟動,即農民收入增加后的購買力增加,會推動工業生產的增加。(編輯:石淼)
作者: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