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為減小本國的資源消耗壓力,從能耗、環保、稅收等方面對高耗能項目進行限制,加上《京都議定書》生效后,這些國家為完成減排溫室效應氣體的任務,越來越多地將此類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而中國由于缺乏嚴格的產業準入限制,正逐漸成為世界高耗能產業轉移的中心之一。而中國一些地方為了發展本地經濟,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盲目引進國外高耗能產業或其中下游產品生產線。
雖然一些地方在引進國外高耗能產業項目時,本地生產并不會過度消耗能源或者造成嚴重污染,但從國家全局看,此類產業在其中上游原材料開采和生產過程中是需要耗費大量能源、破壞環境的,這就意味著它是在將高能耗和高污染轉嫁到別的地區,以此換取本地經濟的發展。更為嚴重的是,這還對一些涉及關鍵資源和技術的自主產業構成威脅,使國家在部分稀有資源上的控制能力大為下降。
對此,有關專家建議,應防止一些跨國公司以投資為名向中國轉移高耗能產業,加重中國能源緊張局面,并使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態環境雪上加霜。更何況在今年2月《京都議定書》生效后,長遠看中國減排二氧化碳的壓力是巨大的,更應及早防止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型企業的引進,以及高耗能低產值產品的出口。
作者:佚名
。▉碓矗罕菊驹瓌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