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經濟大軍中,“浙商兵團”的威風大家都領教過。然而,就是這支驍勇的“鐵軍”,打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敗仗。針對近年來浙江成為被控傾銷的“重災區”的說法,該省權威人士日前指出,由于行業自律和行業規范的欠缺,上下左右的合作與競爭機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浙江商界形成了無序競爭、簡單模仿的局面。這不但擠掉了技術的投入,也擠掉了人才培養,更擠掉了品牌的建設。結論是:外國公司用品牌而不是用產品打敗了我們。
眾所周知,浙江一地品牌之花遍地開放,無論數量還是質量,在全國均屬佼佼者,而且其中不乏耀眼的名牌。為何一與洋品牌交手,即會造成惶惶敗局?誠然,吃敗仗的滋味很不好受,但我們更應該認真反省,品出個中三味,不僅使自己受益,還可供其他經濟熱區深思。
業內人士深刻指出,浙江許多企業舍得花錢買一流設備,而不愿花錢培養一流人才,致使不少企業存在著“一流的設備,二流的人才,三流的產品”的尷尬局面。很明顯,這種局面暴露出某些企業領導的局限性。和外商打交道久了,人們會得出一個相同結論:事實上,我們買到手的,很少有一流設備。準確地講,永遠是人家的二流設備,因為人家在不斷研發,不斷提升。這樣算來,我們所能真正擁有的,只能是二流的設備,而人才呢,只好委屈到三流的地步。那么,請問您的產品又該屬于幾流?
“病根”不難找到,難的是對癥下藥,立志鏟除痼疾。現在,一談到品牌建設,各地報喜的多,報憂的少。一時間你也名牌,我也名牌,仿佛產品只要暢銷兩年,就可以當之無愧地列為名牌了。然而你必須懂得這個道理———這丫頭不是那丫頭,此名牌不是彼名牌。正如溫州一位知名企業家所說:“企業數量多,但個頭都不大。打個比方,看上去綠油油一片,但找不到大樹,更成不了森林。”就像許多浙江企業這樣一味賣環境、賣資源、賣勞動力,到頭來卻落了個傾銷的“罪名”,何其冤枉?所以,企業只有將培養人才視為根本大業,才能讓自己擁有長足發展的后勁兒。因此,建議企業應該考慮成立一個人才、資金十分雄厚的“名牌戰略基金會”,不再滿足于小打小鬧,而是從長計議,潛心攻關,期待著風云際會,一飛沖天。
作為中國人,我們都曉得單根筷子一撅就折,一把筷子其硬如柱的道理。在和“洋品牌”叫陣的時候,最忌諱單打獨斗,各逞英豪,因為那樣最容易被人家各個擊破。能不能團結人?敢不敢做犧牲?是否甘心暫做綠葉?恐怕在今后很長一個時期,都將是對每位企業家的重要考試。而起哄、打亂仗,甚至相互挖墻角、沉醉于價格戰等低級競爭,對一個“重災區”來說只能是加重災情。
在奮發圖強之際,我們的企業還要抽出一點時間向對手學習,看看人家是如何發家致富,走向成功的。依著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在短時間內掌握一些技巧并不難,難的是沉下一顆心來,臥薪嘗膽,百折不撓地將事業做大做強。人家國外的名牌,大多是些“百年老店”,它們往往需要幾代人付出心血,才一步一個腳印地“爬”到今天的輝煌。名牌需要時間培育,需要市場認可,這個彎子可能要轉得很大。所以,我們必須摒棄急功近利的思想,勝利“會師”后,做好繼續“長征”的準備。
知恥近乎勇。品牌力是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鈣中鈣”,一個企業的“骨頭”有多硬,它的產品和形象就有多酷。憑著“浙商兵團”百折不撓的勇氣,誰又能夠懷疑,也許就在不遠的一天,由流暢漢字書寫的品牌就高掛于那些洋品牌的故鄉,而金發碧眼的消費者也都心平氣和地享受著來自東方的優質產品。大器晚成的中國名牌,肯定會在世界經濟中占據一席之地。
作者:林 鳴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