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29日電 國務院副總理吳儀29日向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作關于食品藥品安全形勢與監管工作的報告時說,我國將力爭用三到五年時間,使食品生產經營秩序明顯好轉,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食品違法犯罪活動得到有效遏制,食品安全事故大幅度減少。
吳儀說,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將開展以下7項重點工作:
一是在農產品生產環節加大源頭污染治理力度。全面實施“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園區建設,開展多種形式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試點,強化溯源管理。深入開展農藥殘留、禽畜產品違禁藥物濫用、水產品藥物殘留專項整治,繼續加強對農藥等方面的監測。通過幾年的努力,建設一批食用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區;使大中城市的批發市場、大型農貿市場和連鎖超市的鮮活農產品抽檢質量安全合格率達標;基本解決“餐桌污染”問題。
二是在食品生產加工領域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行為。全面清理和大力整頓食品加工企業,強化企業法人作為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堅決取締無衛生許可證、無營業執照、無生產許可證的生產加工企業。嚴格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監督抽查和不合格企業的后處理制度。力爭在年內基本取締遍布農村和城鄉接合部的非法小作坊,集中力量打擊城鄉接合部等監管薄弱地帶的制售假冒偽劣食品行為。
三是在食品流通環節進一步整頓和規范經營秩序。強化食品安全標識和包裝管理,集中力量整治食品假包裝、假標識、假商標印制品;把兒童及農村食品市場整治作為重中之重,切實維護未成年人、農民和低收入者的利益。繼續督促企業普遍建立和落實進貨檢查驗收、購銷臺賬和質量承諾制度,嚴格市場開辦者的質量責任制度。通過對重點地區、重點市場的集中整治和建設,有效防范和制止假冒偽劣食品進入市場,讓老百姓買到放心糧、放心肉、放心菜。
四是在食品消費領域強化監督檢查。重點加強餐飲業、食堂等食品消費環節的衛生監管工作,加大對學校、建筑工地、旅游景區景點食堂、餐館的衛生監督檢查力度,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全面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建立餐飲業、食堂食物中毒責任追究制度,促進餐飲企業提高食品安全自律能力。加強食品污染物監測和食源性疾病監測體系建設,提高對食源性疾病的溯源能力。年內,力爭在小食品店、小餐館、流動小攤點的衛生監管方面有所突破。
五是依法嚴查食品安全大案要案。集中力量及時查處食品安全大案要案,依法嚴懲違法犯罪團伙和首惡分子。對發案率高、重大案件久拖不結的地區和單位,國務院將組織力量直接查辦,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堅決打掉各類“保護傘”。
六是加強食品安全宣傳和社會監督。鼓勵新聞媒體實施輿論監督,及時曝光各類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公布重大典型案件的查處結果;大力宣傳食品安全知識、有關法律法規,以及優質食品、優良品牌和優秀企業。充分發揮食品行業組織、消費者協會和中介機構的自律和維權作用,發動群眾對食品安全問題群防群治,形成全社會關心和共同監督的良好局面。
七是積極探索食品安全長效機制。加強相關標準的基礎性研究,加快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增加對檢驗檢測基礎設施和技術裝備的投入,逐步規范檢驗檢測行為,實現檢驗檢測資源和信息共享,盡快形成統一、高效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通過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建立以法制和道德為基礎的食品安全誠信體系。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努力構建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加快食品安全信息監測和通報網絡建設,完善預防預警機制和應急處置預案,提高對食品安全風險和事故的快速反應能力。(編輯:譚捷)
作者: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