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消費市場 > 正文
 

中國拉鏈 全球拉遍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28日 08:08 中國質量報

  “中國生產的拉鏈總量20%用于直接出口,60%與其他產品配套間接出口,中國拉鏈已實現了與全球市場的接軌。但在國際中高檔拉鏈市場,特別是為國際知名品牌產品配套時,中國拉鏈產品質量不穩定、產品個性不足的問題比較突出,這也是中國拉鏈產品與全球知名拉鏈生產企業日本YKK公司的最大差距所在。”在6月28日由中國五金制品協會召開的“中國拉鏈十大知名品牌”新聞發布會上,協會理事長張東立向社會公布了中國拉鏈產業的發展現狀,并首次向社會公布了行業知名品牌,以SBS、YCC、YQQ、WHH、FFF、三力、CMZ、LDD、HSD
等為代表的國內拉鏈品牌,擊敗眾多競爭對手,脫穎而出。

  據介紹,截至2004年,中國生產的拉鏈產量已達280億米,拉頭及配件產量約為80萬噸,拉鏈銷售超過了265億米,銷售額達250億元左右。同年,全球拉鏈銷售額為500億元人民幣。目前,中國生產的拉鏈產品已壟斷了全球100%的低端市場和60%的中端市場。未來幾年,全球拉鏈市場還將隨著紡織品、箱包、鞋類和體育用品等行業的快速發展,保持20%的平均增長速度。這也意味著中國拉鏈產業可以作為的空間還很大。

  面對需求趨旺的國際市場和不斷變化的貿易格局,中國拉鏈產業如何保持并擴大在全球市場中的地位?

  對此,張東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促使中國拉鏈企業將其發展模式從眼下單一的規模擴張,轉變到質量、技術、品牌的提升上來,是搶占更大市場的關鍵。

  張東立說,全球拉鏈市場的競爭主要體現在成本、質量和創新能力等3個方面。中國拉鏈產業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憑借廉價的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優勢以及民營企業靈活的機制和對市場的快速反應,發展迅速,并在浙江、廣東、福建、江蘇、上海、山東等地形成了生產中心。近些年來,許多企業通過大量引進國外先進的生產設備,使得全行業的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產品質量在總體上也有了根本性的改變。這些變化,使得征戰市場十幾年的中國拉鏈產業,以較低的制造成本和較好的質量水平,在國內外市場一路高歌,并成為國內外市場中低檔產品的主導者。目前,發達國家和地區基本上都放棄了拉鏈制造業,就連世界上生產拉鏈最著名的日本YKK公司,也將拉鏈的生產重心放在了中國,中國已成為世界拉鏈最大的生產國。但綜合評價和世界名牌相比,中國拉鏈在高端市場占有份額不高、品牌知名度不強卻是不爭的事實。眼下,國際頂尖服裝、箱包品牌等企業所需要的拉鏈配套產品,主要為日本YKK公司生產的產品。

  縱觀國內外拉鏈市場,競爭的加劇,使得中高檔產品市場的比例呈逐步擴大之勢。中國拉鏈企業只有通過調整產品結構,注重品牌打造,加快技術創新,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檔次,才能適應不斷變化和增長的市場需求,并應對日益增多的貿易壁壘。

  據悉,自2003年起,為了促進全行業競爭能力的提高和品牌效應的形成,中國五金制品協會分別授予國內市場已在拉鏈生產和銷售上形成集群效應的產業基地———浙江溫州橋頭鎮、福建晉江和浙江義烏“中國拉鏈之鄉”、“中國拉鏈之都”、“中國拉鏈產業基地”稱號。同時,為了提高拉鏈產品的社會知名度,加快全行業走出以量多價低占領市場之路,逐漸提高高檔次產品、品牌知名度高產品在市場上的占有率,中國五金制品協會于2004年在全行業2000多家企業中啟動了知名品牌培育計劃,并從產品質量、創新能力、質量管理、市場開拓、服務理念、用戶滿意度等方面對企業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結果以福建潯興的“SBS”、上海東龍的“YCC”、溫州長城的“YQQ”、浙江偉海的“WHH”、福建福興的“FFF”、福建三力的“三力”、江蘇馳馬的“CMZ”、浙江利達的“LDD”、廣東華圣達的“HSD”等為代表的拉鏈品牌勝出。

  張東立說,把全行業有影響力的知名品牌推薦給社會,就是為了在全行業營造品牌制勝的氛圍,以此促進中國從拉鏈生產大國向生產強國邁進,與國際著名品牌并駕齊驅。

  作者:本報記者 鄭建玲

 。▉碓矗罕菊驹瓌摚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網友裝修經驗大全
經濟適用房之惑
中美中歐貿易爭端
變質奶返廠加工
第8屆上海電影節
《頭文字D》
百對網友新婚靚照
湖南衛視05超級女聲
林蘇版《絕代雙驕》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