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對中國經濟是否會重新進入通縮的擔憂在部分經濟學家中很是流行,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在其連續發表的兩篇文章中,急切表達了他對中國經濟走勢的憂慮,他認為,GDP過度依賴出口和固定投資,中國經濟可能趨冷。國內一些學者也與羅奇持有大致相似的看法。
短期通脹壓力已消退
學術界對通貨緊縮的警惕主要來自于國家統計局1至5月的經濟數據。統計顯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已連續兩個月環比下跌,增長保持在1.8%這個并不高的水平上,但工業產品出廠價格指數(PPI)仍然走高,5月份達到5.9%。這種“剪刀差”表明,企業增加的那部分成本基本上都被它們自行消化了,價格鏈條中上游價格變動難以傳導到下游消費者。也就是說,上下游的價格出現背離,生產過剩的隱憂已經存在,今后將存在較長的滯后效應,中國經濟很可能面臨通貨緊縮風險。
筆者認為,判斷中國經濟是否開始降溫,步入緊縮,還得先從去年的通脹說起。一般而言,通脹有三種類型,即結構型通脹、輸入型通脹和由總需求擴張引發的通脹,這三種通脹有不同的形成機理。在實際經濟生活中,通脹的發生可能產生于其中的一種,也有可能是由兩種乃至三種通脹共同構成的“復合型”通脹,但其中必有一種通脹居主導地位。
經濟學界的一個基本共識是,去年中國出現的通貨膨脹,主要是由農產品和能源、原材料等供應不足所誘發的“結構型”通脹,以及由于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和原材料價格上漲所引發的“輸入型”通脹。但今年以來,由于糧食種植面積繼續擴大,國家的各項惠農政策繼續支持,糧食供求狀況將繼續好轉。另外,國際油價在去年高位的基礎上也有所回落。所以,今年前5個月物價增長形勢又回到了2003年10月宏觀調控前的情況,即沒有糧食和石油價格大幅上升所帶來的壓力。這樣來看,糧食推動型CPI增長已經結束。目前影響CPI的外來因素主要是石油價格的波動。在最壞的情況下,如果下半年石油價格漲到每桶50美元以上,將拉動CPI兩個百分點,但即使如此,以5月份CPI增幅1.8%計算,全年CPI漲幅也可控制在4%以內。也就是說,中國經濟確有可能打開了進入通縮的通道。
內需不足需重視
不過,如果從一個較長時期看,生產要素的市場化可能會推動物價走高。由于我國的要素市場長期處于政府壟斷狀態,價格不能真實地反映稀缺性,嚴重偏離市場均衡價格,因此,土地、資金、勞動力和資源等要素的價格被嚴重低估。從目前傳遞出的各種政策信息來看,土地管理方式改革、資金市場化、勞動力保護和資源市場化已經或者正在被納入下一步的政策重點,其價格面臨上升的壓力。尤其是水、電、交通、燃氣等重大公用事業價格面臨越來越大的調價壓力,這必然會對要素價格、進而對物價總水平產生巨大的影響。若再加上美元貶值導致輸入型通貨膨脹壓力增大,這些因素都會促使價格在一個較長時間內上漲,從而誘發通貨膨脹。
當然,從長期看,也有影響物價走低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有效需求不足。如前所述,成本推動上游(中間)產品的價格上升,然后傳導到下游(最終)產品的價格,進而使CPI上揚。但這一連鎖反應有一個前提條件,即下游產品是存在有效需求的。如果下游產品的有效需求并沒有相應的增長,僅僅是上游產品漲價,那么,經濟就是一種虛熱,而不會產生成本推動的通脹.以衡量貧富差距的“基尼”系數來看,中國目前的“基尼”系數已超過0.45,達到了收入分配差距可以容忍的上限。當年日、韓等國在工業化加速期“基尼”系數也有上升趨勢,但都在0.4上下。快速拉大的貧富分化說明,我國不僅難以出現全面的供給不足,反而已經存在全面生產過剩的基礎。中國出現的物價上漲不可能來自總需求增長率大于總供給增長率。換言之,由于貧富差距的拉大和普通工薪階層收入上不去,下游產品仍然會面臨長期的需求約束。
二元結構不利消費增長
統計表明,2002年至2005年一季度,人均消費性支出的實際增速分別是11.4%、8.4%、7.9%和7.2%,消費性支出增幅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主要原因是收入持續增長的機制沒有完全形成,居民消費基本上采取保守態度,不敢超前消費,消費支出相對收入而言仍然偏淡。
事實上,正如一些專家所指出的,在中國現階段二元結構和轉軌體制的背景中,存在著多方面的不利于消費需求較快增長的因素。例如,占總人口比例很高的低收入人群,盡管有較高的消費傾向,但收入水平及其增長都較低,他們的消費能力是有限的。又如,當基本社會保障制度尚未建立起來的時候,較高的居民儲蓄率在所難免,現期消費相應減少。所以,在存在收入分配差距持續拉大的背景下,廣大低收入階層的消費水平仍不可能顯著提升,消費品面臨長期的需求約束,價格也就難以上漲。
另外,雖然市場化改革會使土地、勞動力、資源和資金等要素價格上漲,構成物價總體水平上升的成本推力,但它又有抑制總需求、進而緊縮物價的影響。
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價格總水平的穩定,既不要通脹抬頭,也不要出現通縮。從上述分析來看,筆者的判斷是,中國經濟由過熱向非過熱狀態轉移的苗頭可能已經出現,盡管如此,但不會出現2003年以前的那種通縮狀態。當然這還需要恰當的政策應對以提供支持。(編輯:李旭波)
作者:國際金融報鄧聿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