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消費市場 > 正文
 

以生態學考量質量管理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27日 08:18 中國質量報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人口的不斷膨脹,中國經濟的發展開始遭遇資源瓶頸和環境容量的嚴重制約,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可持續發展觀和生態質量的重要性,我們迫切需要從有效利用資源、維護生態平衡的角度和深度來全面審視產品的質量和企業的質量管理。

  如果從可持續發展觀和生態學理論來審視企業的全面質量管理,可以發現其并不“全面”。無論是朱蘭的“質量螺旋模型”,還是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所界定的產品壽命周期的
12個階段,都依照資源———產品———消費———處置這一個循環模式進行。全面質量管理僅僅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多方面需求為宗旨,而往往忽略了這種需求的滿足是以生態失衡、損失環境質量為代價的客觀現實,沒有考慮自然生態再生的過程,是一種不可持續的理論。

  因此,在我們大力提倡科學發展觀的今天,從生態學的角度對企業的管理現狀進行科學、準確、公正的綜合評價,并用企業“生態”質量管理來對全面質量管理理論進行補充是十分必要的。

  企業“生態”質量管理可以概括為“企業致力于在減少生產過程和產品生命周期全過程中對環境存在負面影響的非意愿性產出的基礎上,提高綜合質量,節約資源,努力實現社會、經濟、生態協調發展的管理活動”。企業“生態”質量是一種企業生產過程與環境互動的質量,一種包括產品生命周期全過程的質量,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質量,一種以人為本的質量。其評價和管理活動可大致分四部分,即:企業單位產值能耗及其控制、單位產值污染程度及其控制、產品的生態質量及其管理、企業“生態”質量管理制度及其實施。

  單位產值能耗是涉及企業產值、規模、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量等因素的綜合指標,有其固定的計算方式。目前,我國的單位產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是日本的11.5倍,是德國和法國的7.7倍,主要產品單位能耗平均比國外先進水平高出40%。可見我國的經濟發展是以大量消耗社會資源為基礎和特征的,量大質低,產品質量以及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亟待進一步提高。企業內部可以通過技術進步、采用節能原料、建立重點用能崗位人員培訓制度、提高三廢利用程度等措施來優化企業內部能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從而達到降低單位產值能耗的目的。

  單位產值污染程度包括單位產值廢水、煙塵、固體廢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指標。我國單位產值程度普遍偏高。我國單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分別是美國的8倍和6.1倍,加拿大的5倍和5.7倍。量大質低造成了對社會資源的掠奪性消耗,而對環境的大肆污染,則造成了對自然環境資源的極大破壞。為此可以有針對性地在企業內部建立單位產值排污量的定量管理制度,使用清潔生產技術,加大投入,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保護環境資源。

  企業“生態”質量也是包括企業產品生命周期全過程的質量管理。生產者的責任不僅包括產品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等,還包括產品使用過程中對環境及使用者的損害、壽命周期結束后的回收利用等。企業的質量管理要從源頭開始,建立產品的生態設計、生態消費、清潔生產和生態處置在內的生態循環系統,實施對產品“從搖籃到墳墓的管理”,提高微觀和宏觀的質量管理水平。

  企業“生態”質量管理制度應包括“生態”質量計劃制度的建立、執行制度的建立、內部考核制度的建立等等,并且要將這些制度與企業正在實施的質量管理方法有效結合,兩者相互補充、完善,共同促進產品質量的提高和企業品質的提升。其外部評價可按照“生態”質量管理人員比例、管理經費比例、客戶滿意度、員工滿意度等參數進行考核。

  在企業、消費者等等所有利益相關方中,為企業生產經營和顧客消費付出代價最大的是自然生態環境。由于長期以來忽視對自然資源的保護,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另外,隨著環境和資源意識的增強,消費者的需求和期望中也逐漸包含了環境保護的內容。生態質量概念的提出將質量的生態意義更加明確化了,它提倡在質量形成的全過程中引入生態的觀念,不僅考慮預期產品的質量,還要考慮對非預期產品的控制,追求生態經濟綜合效益。雖然生態質量概念及其管理理論尚需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但由于它關注對資源和環境的保護,強調自然———社會———經濟協調發展,所以其先進的理念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同。但是生態質量是以人為本的質量,從根本上講,實施生態質量管理的關鍵還是要讓企業從領導層到普通員工人人都樹立起生態質量觀的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將質量放到社會整體發展的大環境中進行考量。

  作者:陳 曦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繽 紛 專 題
頭文字D
頭文字D精彩呈現
瘋狂青蛙
瘋狂青蛙瘋狂無限
圖鈴狂搜: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