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賓(經濟聊齋成員)
覃東海: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博士生
周城雄:中國科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生
張明: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博士生
覃東海:近幾年,中國的石油需求上漲太快了,貢獻了全球新增石油需求的30%以上,這種增長速度以及世界高油價的沖擊已經對中國的宏觀經濟穩定和能源安全帶來嚴峻挑戰。除了在供給方面采取措施外,也要從需求方面采取措施抑制過旺的石油需求。我的基本判斷是:造成石油需求上漲過快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的石油產品價格偏低,企業和個人沒有足夠的動力去節約對石油產品的使用,很大部分都是被浪費掉了。
周城雄:按照你的邏輯,你是建議對石油產品提價了?我有一個擔心,中國的石油消耗中普通老百姓用油還是非常有限的。比如說,在公用車占據很大比重的情況下,這些使用者不用付出代價,提高燃油價格并不能抑制需求。而且,普通老百姓可能對石油產品的價格上漲并不敏感。最后得到的一個結果可能就是,老百姓不得不從腰包里掏更多的錢,實際的政策效果卻沒有達到,有點“合法斂財”的味道了。
張明:可能有一些配套措施需要解決,比如公用車的改革問題;比如價格調整的方式問題,直接提價還是采用稅收方式;如果采取稅收方式,如何進行分類征稅,是否對公共交通用油也要征收,或者對公共交通用油進行補貼;是否需要針對不同的地區,不同的部門區別對待。政策措施要達到設計目的,技術上面要處理的問題有很多。
覃東海:我同意你們的意見,我要說明一下。首先,從國際比較來看,中國的石油產品價格確實有些偏低了。其次,我不主張直接提高石油產品價格,這種做法的直接結果只是充實了石油公司的錢包,我主張采用稅收的辦法,而且不僅僅是針對汽油、柴油這些燃油征稅,也要對工業用油征稅。再次,對石油產品征稅不僅是發達國家的有益經驗,也是發展中國家的普遍做法,比如我們的近鄰印度就對工業用燃油、柴油、汽油等產品廣泛征稅。
張明:我有一個擔心,如果中國的燃油稅稅率過高,肯定會有效抑制需求。進一步,也會對一些敏感性行業帶來打擊,會不會影響汽車行業的發展?
周城雄:我認為中國發展汽車產業與油價關系不大,就好像手機的發展與通話費關系不大,而與月租費關系較大。征收燃油稅的同時取消其他與公路交通使用無關的費用,能夠有一個對沖作用,而且“誰使用,誰付費”的方式也更加合理。
覃東海:關于能源產品征稅,還有諸多爭議。比如說,我們的石油產品使用上浪費部分到底有多嚴重?有多少是可以通過稅收杠桿來調節的,浪費的主要產生在什么環節?另外,中國的成品油價格是否過低?不能簡單地對價格進行國際橫向比較,考慮到我們的收入水平,價格可能并不低。石油產品征稅的效果可能并不明確。但是我堅持認為,一定程度上,征收能源稅至少可以實現三個目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護環境;獲取穩定的財政收入。(編輯:劉洋)
作者: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