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消費市場 > 正文
 

商務部平衡之道:紡織品配額兼顧新老企業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22日 09:44 中國消費網

  “我們希望維持過去的分配體制,不要變。”6月16日,中國服裝集團進出口部秦主任告訴記者。

  “配額分配”這個詞在消逝6個月后重新出現,燃起秦對往昔配額時代的幻覺。在他看來,分配方式的改變將導致行業重新洗牌,可能“對中服不利”。

  自6月10日中歐就紡織品貿易爭端達成協議時起,中服集團便與中國4萬余家紡織企業一起陷入等待之中。這些來自不同區域、規模和身份各有差異的紡織品企業對現實的關注高度一致:中國輸歐紡織品8%至12.5%的增長率中,將會有多少數量分配到自己頭上?

  6月19日,商務部公布2005年第13號令———《紡織品出口臨時管理辦法》(暫行),其中,將配額分配“基數”定為此辦法實施日(即2005年7月20日)前12個月紡企的出口業績,即海關統計的出口額。并且按照“前一體化時代”(2005年1月1日取消配額之前)30%的權重,“后一體化時代”70%的權重來評價。而在“后一體化時代”的出口金額中,非設限市場、設限市場又分別占30%和70%。

  這一側重以上半年業績為基數的分配方案,使眾多像中國服裝集團一樣持“傳統派”分配觀點的企業感到失望。但在“前一體化時代”得不到配額的企業,則普遍對此持樂觀態度。

  基數之爭

  “目前這種基數分配方案比初定方案稍有妥協,體現在它考慮到老企業2004年的業績。但對我們這些在2005年上半年事先規避‘特保’風險的企業來說,還是吃虧。”6月20日,寧波雅戈爾集團進出口公司經理嚴海平告訴記者。

  此前的6月13日下午2點,受商務部邀請,嚴海平與國內61家紡企負責人赴京參加全國紡織品企業通氣會議。會議僅進行了半個小時,商務部官員向與會企業通報中歐談判結果后,又向企業征求配額分配的意見。

  以何種基數分配出口配額,一直是眾多紡企爭奪的焦點。對此,新、老企業(以2005年1月1日為界)的看法各有不同。

  在13日的會議上,商務部提出的初定方案,擬以今年1月至5月的出口業績為基數,作為對國內紡企分配今后的出口額度。

  這一明顯側重“新企業”的方案遭到與會多數企業的反對。“方案對大多數規范出口的企業不公平。”嚴說。

  按照“新配額”分配方案,企業得到配額的數量取決于其在今年1月至5月的出口額。但嚴海平介紹,2005年1月1日配額取消之后,很多企業紛紛出貨,造成今年前5個月全國紡織品出口維持了較高增速的局面。

  來自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中國向美國出口服裝達到6.5億美元,較2004年同期增長了147%;向歐洲出口服裝達到7.83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88%。美國商務部4月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3個月里,美國對中國的棉織襯衫和褲子進口分別達到7830萬件和7410萬條,分別同比增長了1258%和1521%。

  但部分老企業并未貢獻太多份額。中國服裝集團秦主任告訴記者,中服集團上半年增長率仍維持在10%至15%之間。

  雅戈爾的嚴海平介紹,今年1月至5月份該公司很少接單,出口歐盟的產品只有四五十萬件。

  一個背景是,在紡織品貿易自由化之前,為規避歐美等國“特保”限制,行業協會曾呼吁企業自律,以保證配額取消后的平穩過渡。故雅戈爾自年初起便采取措施盡量避開設限國家、設限產品。

  “市場之所以發展到目前局勢,就是因為新企業1月至5月份出口猛增搞亂的,現在中歐談判取得勝利了,他們卻成為最大的獲益者,你覺得合理嗎?”一位國企進出口部負責人說。

  后進企業獲利

  “我們覺得新分配方案是相對客觀公平合理的。”銅牛集團北京銅牛進出口公司總經理辦公室的于后生說。

  銅牛集團屬生產型企業,其子公司北京銅牛進出口公司屬外貿流通公司。“公司以前出口方向主要是非配額地區,最近幾年才慢慢轉向配額地區。”于后生介紹,由于不是專營的外貿公司,每年得到的配額量很少,年出口增長率在30%左右。今年外貿經營權放開后,該公司1月至5月的出口量增長率一路攀升。顯然,這為其在此次配額爭奪戰中打下基礎。

  2005年1月1日歐美取消對華紡織品貿易配額后,被配額體制長期壓抑的中國紡織品生產能力在短時間內集中釋放,紡織業出口出現“突然激增”。

  “我們非常贊同商務部目前形成的配額分配方式,以今年1月至5月的出口情況確定基數才是自由貿易格局下企業實際出口能力及海外營銷渠道的真實反映。”江蘇一家襯衫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這個負責人介紹,在“前一體化時代”,配額基本被大型國有企業占據,造成“有配額沒訂單,有訂單沒配額”的怪現象。而他所在的這類得不到配額的企業,不得不高價購買出口配額以保住海外客戶。“每年跑配額讓我們傷透腦筋。”該人士回憶。

  “這次配額分配方式體現了對新企業的重視。”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曹新宇告訴記者。

  該商會為商務部七大商會之一,擁有會員4800余家,是紡織品進出口行業的全國性中介組織。

  在曹新宇看來,如果完全按照2004年的基數分配,就忽略了貿易一體化后的新局勢,不合理;如果完全按照2005年前5個月的分配也有失偏頗。

  “歐盟測算我國10類紡織品出口基數的時間是從去年4月到今年3月,那么商務部以這段時間內海關統計的企業出口業績及增長率,確定企業分配的基礎量并無不妥。”曹新宇說。

  外貿新格局

  “商務部這次的配額分配方案是對現實外貿出口格局的一個承認。”曹新宇認為,與貿易一體化之前的配額分配有所不同的是,目前的外貿格局已出現兩個重要變化。

  新格局的標志之一,是外貿進出口經營權的轉變。

  2004年7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以下簡稱《外貿法》),正式實施。根據新《外貿法》的規定,外貿經營權由審批制改為備案登記制,個人履行法定程序后也可從事外貿經營。

  新《外貿法》實施第3個月,對外貿格局已產生沖擊:在2004年10月舉行的第96屆廣交會上,國內參展的生產企業首次超過外貿企業,占參展商的一半以上;國有企業成交比重比上屆下降10.6個百分點的同時,民營企業成交額同比增長40.7%;外商投資企業成交比重首次超過10%。

  “之前,政府對外貿經營權的控制,在有外貿經營權和無外貿經營權的企業之間造成事實上的不平等。外貿經營主體放寬后,越來越多的生產型企業自營進出口,國外采購商也更多給生產企業直接下單。這種形勢擠壓了外貿企業的生存空間。”曹新宇說。

  2005年1月1日歐美對華放開配額,無疑成為紡織品外貿形成新格局產生的第二大要素。來自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的信息顯示,當月僅江蘇就新增726家紡織企業。掙脫“配額”桎梏的中國紡織企業,開始盡享全球紡織品貿易一體化的甜蜜。

  “上半年,我們的生產、出口能力基本上沒受太大限制。”前述江蘇襯衫企業負責人介紹。

  江蘇省國際經濟貿易研究所所長高鶴云表示,在紡織品外貿新格局形成后,配額分配需同時兼顧原有格局下的既得利益和新生市場力量,確定基數時,側重今年配額取消后的市場自主出口情況是順應環境的舉措。

  “這次配額分配堅持了三個原則,首先,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過去外資企業不能參與配額申領,今后必須同樣尊重外商在華投資企業的利益;其次,國有、民營等不同性質和類型的企業一視同仁;另外,為新獲得貿易經營權和新入行的企業,以及中小企業留出發展空間。應該是相對合理的。”曹新宇說。

  效率與公平的兩難抉擇

  “配額確定為數量后,就是公共資源。對公共資源的分配是考驗政府的調控能力的一個方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外資部副部長趙晉平認為,此次配額分配應該采取招標的方式。

  據了解,過去中國紡織品的配額分配主要有招標、自主申領和業績分配三種分配方式。外貿部門每年9月10日前根據上年度配額使用情況公布下一年度實行招標、自主申領和業績分配的配額類別清單,并且可根據當年配額使用情況作出必要的調整。

  但出乎趙晉平意料的是,6月19日公布的實施方案全部采取業績分配方式。

  “招標是最有效率的市場化分配方式,且操作簡單。這次分配,政府未采取招標的方式,可能出于考慮不同地區、不同身份、不同性質企業間的平衡需求。”趙晉平強調。

  有業內人士認為,采取業績分配方式分配配額“是腐敗的遮擋傘”,可能會導致倒賣配額現象發生。

  雅戈爾集團進出口公司經理嚴海平建議,在主動配額情況下,招標應占大部分比例,以前是分配占7成,招標占3成,現在最好能夠相反,分配3成,招標7成,以此避免業績分配的弊端。

  然而,對部分市場競爭力弱的企業來說,招標并非合理的方式。某國有紡織企業一高層告訴記者:“放開配額就不如不放開好,對于我們這樣的國企,在過去配額體制下至少還能夠享受配額的好處。完全放開,我們自然比不過那些后進企業。這次配額少分點總比分不到要好。”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曹新宇介紹,不少專家和企業建議此次實行配額拍賣,“政府最終采取按業績分配的方式,雖然會產生政策傾斜,但從公平的角度看,已照顧到各類企業的利益。”曹解釋說。

  “在利益分配上,如果講效率的話,對不發達地區企業、老企業以及弱勢企業就不能做到公平;而單講公平,對有競爭實力的企業又不利。這是政府面臨的兩難選擇。”趙晉平說。

  配額“雙刃劍”

  “幾位同行都在議論,現在拿到主動配額未必是好事,有可能最終吃虧的也是這些拿到主動配額的人。”雅戈爾的嚴海平說。

  多數企業負責人像嚴海平一樣,更關心主動配額在實際運行中的順利實施。有人士指出,配額分配方案到手,如何有效發揮作用并將產品順利送入出口國,這不僅困擾企業,也是政府面臨的又一種考驗。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些沒有拿到配額的企業,可以通過二次報關做轉口貿易,比如轉口香港、韓國等地,占用當地的配額最終進入歐盟國家。”嚴海平說。

  由于歐盟是按照原產地設限的,一旦來自中國的產品達到設限比例,就會自動封關。這意味著某些有主動配額的企業尚未用完,歐盟海關的比例已經達到了。

  業內一位人士透露,“前一體化時代”就出現過類似情況。“很多企業會花低價購買韓國的配額,然后讓貨物從韓國出口去歐美。”

  對此,《紡織品出口臨時管理辦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對于將原產于中國的商品避開本辦法的規定,經第三國或者地區轉口至《管理商品目錄》規定的國家或者地區的經營者,一經查實,商務部將予以公告,自相關行政處罰決定生效之日起1年內禁止從事所有與臨時出口許可管理產品相關的出口經營活動。

  6月20日,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部紡織處處長曹學軍告訴記者,在前一體化時代,美國海關檢出原產地中國的產品,比中國出關配額要高出30%至40%,超出部分均通過轉口貿易渠道出境。

  “解決這一問題,需要中國與設限國雙方管理部門加強監控。同時,我們鼓勵企業走出去,實現產地多元化,以化解矛盾,規避風險。”曹學軍說。(編輯:王海蘊)

  作者:新京報范軍利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網友裝修經驗大全
經濟適用房之惑
中美中歐貿易爭端
變質奶返廠加工
第8屆上海電影節
《頭文字D》
百對網友新婚靚照
湖南衛視05超級女聲
林蘇版《絕代雙驕》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