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從食用油到炸雞翅、從速溶茶到兒童奶粉,許多食品企業紛紛出現問題,社會輿論不斷喚起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高度警覺。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為此,6月18日,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召開了以“構建食品安全信用體系,構建龍頭食品企業健康發展”為主題的研討會。
會上,有關權威人士分析認為,目前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突出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生
產加工企業偷工減料、摻假、濫用添加劑。二是制品污染嚴重。食品污染可以分成生物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化學性污染,目前最嚴重的是化學性污染。食品的化學污染有可能成為21世紀最嚴重的食品污染問題。三是新技術不斷帶來新的食品質量安全的問題。比如說轉基因技術,食品添加劑的濫用,大量使用植物生長促進劑等,用這些東西生產出的食品對人體到底有什么影響,需要很長的認識過程。四是食品標識濫用問題日益突出。食品標識與食品安全息息相關,是食品質量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這些食品安全的問題現在不僅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已引起百姓的恐慌,直接損害了我國在國際上的形象。
據了解,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督察辦去年督辦了47個食品安全事件,其中有近2/3是制假、售假。出現這種狀況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信用缺失。
對于近期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王偉分析認為,既要重視又不要過分恐慌。他把這些事件大致分為3種情況:一是“阜陽劣質奶粉”、“蘇丹紅”等食品安全事件。制假、販假者把劣質奶粉賣給兒童,用工業原料“蘇丹紅”當作食品添加劑毒害消費者,這一類問題屬于違法犯罪行為。對此類犯罪行為要給予充分地揭露,必須全社會共討之,依法嚴懲。二是受假冒產品株連的優質產品事件。如龍口粉絲事件,對于這一類問題,應嚴厲打擊危害食品企業健康發展的違規、違法行為。三是有的食品企業在食品生產過程中須完善工藝流程、操作規范或盡快消除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問題。王偉認為,企業面對突發事件應有應急機制,并以一種積極的態度面對出現的問題,及時向公眾和消費者做出解釋和說明,提出解決問題和改進的辦法。
據了解,我國目前有食品加工企業上百萬家,但有規模的只有兩萬余家,其中龍頭企業為274家。與會代表一致認為,生產企業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者,要提高我國食品質量安全的總體水平,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是關鍵。要長遠保障食品安全,建立食品安全信用體系才是治本之策。
記者從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了解到,由政府指導和推廣的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已經啟動,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辦公室等機構也已建立。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決定在國內龍頭食品企業開展試點工作。第一批在方便食品行業中選擇了4個產品作為試點。這4個產品分別是方便面、方便粉絲、冷凍調理食品和月餅。康師傅、光友薯業、山東泰祥、好利來等30多家龍頭食品企業被選為試點企業。
作者:本報記者 王楊二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