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至18日是我國“節能宣傳周”,中央和國家機關全面啟動“建設節約型政府,做資源節約表率”主題活動,“節能周”期間將舉辦資源節約系列報告會;組織節能技術展覽;統一設計、制作、發放節能提示性標簽等。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還要求黨政部門停開空調半天,讓國家公務人員象征性地感受一下能源短缺所帶來的“麻煩”和不便。(新華社北京6月12日電)
筆者通過媒介還讀到或看到,許多地方政府也都制定了節約能源的措施,如江蘇省近日出臺《關于在省級機關開展資源節約活動的意見》,要求機關工作人員離開辦公室時間較長要隨手關燈;電腦、打印機等辦公設備不用時必須關掉;盡量多用雨水澆灌草坪、綠地;鼓勵和倡導多用鋼筆書寫,減少一次性簽字筆的使用等。可見,節能的計劃和措施想得非常周到,細致入微。
建設節約型社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可以說已經成為普遍共識。節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似乎人人都懂,可做起來并不那么簡單。筆者以為,中國的節能工作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節能;二是企業節能;三是百姓節能。企業和百姓使用能源需要自己“埋單”,比如用電、用水越多掏錢越多,經濟核算這個內在的“驅動力”能有效促進企業和老百姓自覺節能。而目前節能的主要難度在政府機關及事業單位,因為政府和事業部門消耗能源由公家“埋單”,不需要個人掏腰包,多用或少用與自身經濟利益無關,故而缺乏節約的“動力”支持。而黨政機關在整個社會節能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形象又是極其重要的,為廣大公眾所矚目、所仿效。
中國的政府機構非常龐大,政府帶頭節能之經濟意義不言而喻,能有效減少能源消耗,提高資源利用率,節約財政支出,降低行政運行成本。更深層次的社會意義和示范效應則是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發揮了表率作用,成為公眾的一面“鏡子”,從而有效推進社會節能意識的提升和節儉風尚的形成。
作者:尹衛國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