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從經濟發展角度看,長期以來我國的基本國情是一個農業大國。但是,在經過改革開放20余年高速工業化進程以后,到20世紀末21世紀初,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工業大國。這一判斷主要基于以下四方面原因:
第一,我國形成了龐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居世界前列。迄今為止,我國已經在能源、冶金、化工、建材、機械設備和通訊設備制造、交通運輸設備制造及各種
消費品等工業主要領域形成了龐大的生產能力。我國工業主要產品,如煤炭、鋼鐵、發電、原油、水泥、化肥、化學纖維、棉布、糖和電視機等,產量已經居世界前列。現在我國工業產值和增加值總量,僅低于美國、日本和德國。雖然考慮到我國工業技術水平的差距,我國還不能夠是真正意義的“世界工廠”,但從工業產品生產數量看,毋庸置疑也毋庸諱言,我國已經是一個工業大國。
第二,到2003年,第一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已下降到14.6%;到2003年,第二產業生產總值達到61274.1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2.2%,超過了一半,其中工業生產總值53092.9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5.2%。現在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構成中,工業幾乎占有半壁江山,我國的國民財富的主要來源是工業,國民經濟結構已經徹底實現從農業經濟為主體到工業經濟為主體的轉變。
第三,我國已經成為工業對外貿易大國,在出口商品總額中,工業制成品出口占絕大部分,工業品國際競爭力得到顯著提高。2004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超過1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3位。
第四,我國工業化進程已經到中期階段,基本完成了工業數量擴張的任務,不僅徹底結束了利用工農產品“剪刀差”來支持工業發展的局面,而且國家開始利用工商業發展來“反哺”農業。對于一個具有13億人口的大國而言,進入工業化中期,意味著已經具有了龐大的工業總量。而工業生產技術特別是加工工藝的廣泛擴散,企業間價格競爭日趨激烈,利潤日趨平均化,產業集中化步伐加快,這些現象也表明中國工業發展已經完成了數量擴張,開始呈現出工業化中后期所具有的要求提升工業增長質量的特征。
這份報告是由中國社科院副院長陳佳貴、中國社科院工經所室主任黃群慧日前完成的。
報告認為,可以將現代化進程劃分為從農業大國到工業大國、工業大國到工業強國、工業強國到服務業大國3個階段。對我國成為工業大國這個基本經濟國情的判斷,意味著我國經濟現代化進程步入了第二階段。
報告指出,我國應該根據這個階段的三方面特征制定科學的經濟發展戰略和政策:
其一,實現由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的轉變、推進工業現代化進程是這個階段的核心任務。我國成為了一個工業大國,但還不是一個工業強國,在當今世界格局下,像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社會主義國家要實現現代化,僅僅成為工業大國是不夠的,必須能夠成為一個工業強國。這個由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轉變的過程實質就是推進工業現代化的過程。
現階段我國工業總量的龐大并不能掩蓋我國工業質量較低、工業現代化水平有待提高的問題。無論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工業企業相對缺乏,還是我國工業生產技術水平和研究開發能力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較大的差距,以及在出口產品構成中附加值高的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比例小、整體工業勞動生產率低,等等,都表明了這一點。
其二,該階段農業的發展和現代化依賴于工業積累支持和現代化工業的推動。盡管我國市場化改革最早從農業開始,并且至今仍然被認為是中國改革的最成功領域,但是,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并不高,近10年貿易競爭指數一直小于零。面對入世后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今后農業的發展離不開工業積累的支持和現代工業技術的推動。
其三,在該階段第三產業將得到更快發展,成為吸收農業剩余勞動力主要渠道,同時也為進入新的現代化階段奠定基礎。在實現由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的轉變、推進工業現代化進程中,我國工業發展的重點將由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轉移,第二產業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速度必將大幅度下降。在我國第一產業從業人員還占全部從業人員將近一半的情況下,農業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主要依靠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僅如此,隨著工業現代化水平的提高,工業勞動生產率必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工業也會產生富裕勞動力問題,第三產業的發展還將承擔吸收第二產業剩余勞動力的功能。
報告最后指出,我國成為工業大國并沒有改變中國是一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中國家”這個最基本的國情,我國現階段僅處于工業化中期,離實現工業化、基本實現現代化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作者:欣 聞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