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嘉賓:鐘偉(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覃東海、張明(經濟學博士生經濟聊齋成員)
鐘偉:雖然中國為了加入WTO做出諸多讓步,但目前美國對中美紡織品采取的限制措施已經單方面突破和違背了WTO原則。另外,今后很長期間內,中國在紡織品方面的競爭優勢不會有明顯削弱的跡象,因此中國紡織品可能在全球范圍內持續成為貿易爭端的熱點領域。
張明:中國在本次爭端前提出提高出口關稅的措施,而歐美最終仍選擇了實施配額控制。我覺得,關稅措施從本質上來說仍然是一種市場競爭手段,而配額控制已經不屬于市場競爭的范疇。無論采用哪種措施,出口國都應爭取把主動權留在自己手中。
鐘偉:是應該這樣,但是無論是外方的配額制還是中方的出口稅,現在主動權都有些易手到歐美那一方,這對我們是很不利的。不過,無論是哪種措施最終被實施,受到限制的始終是出口數量,也許這可以逼迫中國企業在創品牌、重設計方面調整得更快更好。所以,中國紡織品出口也需要反思,不能再重量不重質地無序競爭了。
張明:我覺得關稅和配額還是有較大區別的。
它們的最大不同之處在于,關稅僅僅是提高了進口產品的價格,但是進口產品只要價格足夠低,依然具有競爭力,由于市場空間沒有受到限制,對出口商的競爭力并不會構成致命打擊。而配額則從根本上限制了進口商品的數量,從而對進口替代生產商提供了更好的保護。例如一件中國產的西服的成本為50美元,而美國產的西服成本為100美元,即使美國政府征收50%的進口關稅,中國西服依然具有競爭力。但是如果美國政府實施配額限制,每年只進口10000套中國西服的話,那么中國西服成本再低也沒有用武之地了。
鐘偉:你說得很有道理。所以我不明白在紡織品貿易沖突已經明顯惡化甚至一觸即發之前,為什么中方沒有有效地采取自律措施,以保證企業利潤空間,避免惡性價格競爭,同時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
張明:這次中國政府用取消出口關稅進行應對,雖然出口商短期內獲得了減稅的好處,但是由于市場空間受到了限制,長期的利潤增加并不能得到保證。
當然,既然要對產品征稅,那么與其由美國政府征收進口關稅,不如由中國政府征收出口關稅,因為這樣中國政府還能獲得稅收收入。同理,國際貿易純理論認為,與其由進口國對該國進口商分配配額,不如由出口國進行自愿出口限制(例如出口國政府通過拍賣的方式發放出口許可證),這樣配額管理的租金還能留在出口國一邊。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