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交響樂團是本港少數成功的樂團之一,在指揮葉永詩領導下,該團聲譽蒸蒸日上,團員(僅有五十多人)士氣如虹,更可貴的是擁有一批忠實聽眾,甚至有全家扶老攜幼闔第光臨的場面,令人感動。今年春天的兩場音樂會(4月30日及5月1日)——“布拉姆斯知多少”(KnowYourBrahms)即是一例,我攜妻到葵青劇院聆聽,是一次十分愉快的經驗。
葉永詩看準了“小交”的任務——教育香港市場,“培育文化新一代”——而設計了
數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此為其一。只見她在臺上循循善誘,怕聽眾覺得布拉姆斯的交響樂太悶太“厚”,于是勤加解釋老布的典型工夫——兩個樂曲主題的對位、變奏與和聲。對我這個多年來嗜聽布拉姆斯的樂迷而言(上海友人陳子善竟然認為連我寫的雜文都有布拉姆斯味),這些當然是耳熟能詳了,但我仍然同意葉永詩和樊國雄(該團的鋼琴手)的看法:布拉姆斯的樂句真的有“欲言又止”的感情,有時聽來又像是如怨如訴,那股秋天式(autumnal)的情意,在我的心目中變成他的音樂“標記”。
也許布拉姆斯最適合中年人聽,他的那種“欲言又止”的收斂工夫,無論在樂曲或感情上都是有了經驗的人才做得到的,而他個人的音樂經驗,廣義而言是德國的古典傳統(不像華洛納那么革命),狹意而言則是他和恩師修曼夫婦的親密關系。記得我少年時代看過一部老電影,名字忘了,主演的是嘉芙琳·赫本(KatherineHepburn,飾演克拉娜修曼)、保羅·亨利(PaulHenreid,演修曼)和羅拔·華克(RobertWalker,演布拉姆斯),當然把這個三角戀愛的關系渲染了一番,但也未離史實,因為布拉姆斯的確愛慕這位恩師的夫人和遺孀。片中有一場戲是布拉姆斯帶克拉娜去聽他的第一交響曲的首演,他在包廂中對她娓娓傾訴,但到緊要關頭,卻欲言又止,害得坐在后面的聽眾不勝其擾而噓他,他只好攜她半途離席。
我猜中途離席的事絕不可能,況且是布氏辛辛苦苦醞釀至少八年的第一交響曲的首演!他的交響樂中真正到了“如怨如訴”程度的第三交響曲的第三樂章,真是動聽之至。我讀到此曲的解說時才知道原來此曲寫作時內中真有一段情(和我當年聽此曲時一樣):50歲的布拉姆斯在那年(1883)遇上了26歲的史碧絲小姐。二人相差也不過24歲,未成良緣真是可惜,看來他求愛時又是欲言又止。
布拉姆斯終身未娶,但一生也戀愛數次,最鐘愛的當然是修曼夫人,她逝世后幾年,布拉姆斯就隨她入了黃泉。所以在我的印象中,布拉姆斯在感情方面還是很忠誠的,不像華格納那樣亂搶別人的老婆,人盡可“妻”!
近日我常聽布拉姆斯的鋼琴小曲,更覺情意盎然,特別是他的那四首“間奏曲”(intermezzos)。那天音樂會上,樊國雄把其中的第二首奏得恰到好處,一個年輕鋼琴家竟然奏到中年大師的火候,真不簡單。
作者:五文弄墨◎李歐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