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否決”是一種問責方式。在很多時候,它成了一句口頭禪。在一些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上,如“計劃生育”、“生態環境”、“社會治安”、“廉政建設”、“城市綜合治理”方面,都有一票否決的說法。意思很簡單,這些方面如果達不到規定的要求,就請主要責任人“下課”。
如果承認“一票否決”是有效的,就得承認它的潛臺詞:對于一個負責官員,別的什
么制約都是有限的,只有“一票否決”才是管用的。說得白一點,別的什么都是假的,只有“職位”才是真的;只有到了要動某人“位子”的時候,這件事才可能成為一件需要認真對待的事情。
僅僅承認潛臺詞還不夠,“一票否決”要起作用還必須依附一個假設:假設這些責任官員都十分在意自己的職位,否則,“一票否決”也不好使。
如果這樣,問題來了。不管采用什么問責方式,作為負責官員,首要的問題是把事情做好;而不是倒過來,讓一票否決成為負責官員必須做好工作的理由。
“一票否決”的初衷也許是好的,讓它成為一把懸在官員頭上的達摩克利斯劍,激發他們工作的責任心。但是,它的實際效果可能在直接和間接地強化“職位等于權力,權力等于績效”的意識。這是做法暗合了某種傳統的社會心理:把社會問題的解決,寄托在某個好官的身上。而一個好官最重要的是要有權,最好是手持尚方寶劍的皇帝欽差。
對于不稱職的官員,“就地免職”、“當場撤職”這些富于戲劇性的做法,常常成為泄導民間不滿心理的有效方式,這當然也是古往今來,渴望好官的中國老百姓所樂意看到的。
當代社會的“一票否決”的方式等于把社會公共領域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轉化為一個負責官員的“保職”之戰。它等于默認一個官員把“保全職位”放在第一位,成為天經地義的事情。因為既然職位的存在與否,成為衡量他政績的標準,那所謂的好官的標準,就是能把自己的“位子”坐得更長,更牢(如果不是升遷的話)。
如果職位的長久成為政績標準,那么對一個負責官員來說,他將面臨著一個博弈,在公共行政和保全職位之間進行博弈,當他需要解決的問題多了,多到顧此失彼的時候,在所有可能的選擇中,他只能將保全職位作為第一選擇。站在“一票否決”的邏輯上看,這是對的,這是他最佳的選擇。
在實際操作中,“一票否決”給負責官員可能帶來的影響是,他會特別在意有關那“一票”的數字和指標,如果當這些數字和指標可能危及到職位,而自己暫時無能為力的時候,比較有效的辦法,是以人工方式對這些數字和指標進行加工和改寫。事實上,所謂“一票否決”常常只能淪為一種雷聲大、雨點小的恫嚇方式。
本來,我們一直希望負責官員淡化“官本位”的意識,把為公眾服務放在首位;而在問責措施上,“一票否決”沿用的又是傳統的“官本位“思路,對于官員來說,這是一種兩難處境。
對老百姓而言,因為這種方式的隨意性,“一票“就否決掉他們所信任的官員;或者“多票”也沒能將他們不信任的官員否決掉;他們的失望可能連同公民責任和社會參與意識也一起被放棄了。
作者:◎孫振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