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國的網上支付年;互聯網經濟顯現出了空前的繁榮和全面爆發的勢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點擊鼠標,在家享受網上交易的樂趣;無論從外部投資方、銀行業界的焦點關注還是支付平臺的內部改造、升級;我們看到了整個網上支付行業欣欣向榮的上漲趨勢。然而,繼去年頻頻出現“網銀大盜”;行標、欄目、新聞、地址,樣樣齊全的假中國工商銀行、假銀聯、假農業銀行的網站后;今年五一黃金周前后又出現了“寶寶”和“Crowt”兩個專門竊取帳號和密碼的蠕蟲病毒,給不少網絡消費者和網上商戶造成了經濟損失;也使風頭
正勁的網上支付行業在五一假日期間遭受了嚴重的寒流阻擊。
受部分大型電子商務平臺用戶遭受病毒侵害消息的影響,在五一假日期間,國內的旅游、票務以及主要一些應用網上交易的站點首次遭遇了寒冬。調查表明,除少數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外,今年假期網上支付業務在各行業中所占的比率比近半年甚至往年同期都有了大幅度下跌。當網上銀行是否安全的話題再次成為熱議的焦點,質疑網上消費安全和保護措施的聲音重新響起的時候,第三方支付企業再次挺身而出,為國內網上支付行業面臨的尷尬挽回了些許顏面。
本次五一假日期間國內網上支付行業所遭遇的尷尬,在一定程度上與國內消費者缺乏對網上支付和第三方支付概念的足夠認知以及成熟的網絡消費心理有著必然的聯系。由于目前的網上支付使用者或交易者尚未完全掌握安全交易的常識和對專業第三方支付的認知;在一定程度上也缺少對網上驗證或使用密碼鑰匙的常規了解,或者根本放棄使用;這樣就很容易讓類似網銀大盜的病毒或違法服務機構有機可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網上支付不安全,缺乏保證的逆返心理。同時,由于尚沒有足夠的媒體或第三方機構為我們如何可以安全交易提供更為詳細的數據和解釋說明,也成為網上支付一旦遭遇病毒或出現問題就馬上遭受質疑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今年召開的第八界電子商務大會中,借助第三方平臺機構進行網上支付已經成為今后網絡商務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國內如支付寶(alipay)、易達信動(1st-pay.net)等一些知名的優秀第三方支付服務提供商已經開始通過基于傳輸層的SSL安全協議等技術為網上交易安全和支付提供了全方位的技術支持;同時,由于采用了第三方支付的形式,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網上交易雙方的交易誠信、交易欺詐等行為造成的不良影響。
今天,在國內網絡交易雙方的消費心理都尚未成熟的大氛圍下,第三方支付的逐漸應用已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網上支付面臨的安全和信任危機,成功的為我們樹立了網上支付的安全典范。而實際上,網上支付的安全隱患大多出現在非網絡部分,也就是有人利用安全的網絡支付進行詐騙。除了騙信用卡號密碼之外,更有很多新加入的和不知名的網上支付企業打出超低價格吸引使用他們的支付平臺或者“第三方的支付服務”;才是網上交易的真正隱患所在。(編輯:李旭波)
作者:千龍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