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國保健協會首次發布保健食品調查報告。在涉及調查的2591個產品中,有767個產品已被認定為非法(假冒)保健食品,占涉及產品的25.99%。
據了解,調查時間自2004年6月到2005年3月,調查涉及全國除港、澳、臺地區外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據中國保健協會秘書長朱康年介紹,問題產品主要有幾種:一是產品外包裝標示的產品名稱和出品企業名稱與國家審批文件都不符,共455種占59%;二是產品
外包裝無批準文號,共47種占6%;三是產品外包裝標示的保健食品批準文號不存在,共115種占15%;四是產品外包裝標示的產品名稱與國家審批文件不符,共150種占20%。從這些假冒和疑似假冒保健食品的地區分布來看,假冒保健食品超過100個的有9個地區,其中內蒙古、安徽、河南位列前三名;而在直轄市和省會城市中,北京以68種假冒產品位居四個直轄市榜首,呼和浩特則以90種假冒產品成為省會城市中的重災區。一半保健食品廠家“蒸發”本次調查顯示,截至2004年6月30日,衛生部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共批準了3829家企業的6009個保健食品,而通過本次對流通領域的調查,僅有1917個產品上市銷售,不到總量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產品沒有在流通渠道出現。同時,通過對企業的調查,只有1823家企業目前仍然存在,不到原有企業數量的50%。(編輯:盛秀華)
作者:北京娛樂信報劉圓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