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發表的《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環境戰略》報告表明“先建設后治理”發展模式不可取
世界銀行近日發表了題為《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環境戰略》的報告。報告指出,東亞和太平洋地區近年的經濟高速發展伴隨著嚴重的環境問題,給當地的自然資源造成巨大壓力,這種“先建設、后治理”的發展模式不能保證可持續性發展。地區環境惡化趨勢嚴峻
世行報告指出,水、空氣污染、垃圾處理和自然資源退化是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目前最主要的環境問題。以水污染為例,由于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排放未得到有效管理,該地區城市周圍地區的水質惡化最為嚴重,每年有50多萬嬰幼兒死于水傳播疾病。
環境污染造成森林面積縮減、水資源匱乏、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自然資源在以驚人的速度退化,嚴重影響到農業、林業和旅游業發展,導致農村貧困人口增加。
過去10年中,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用水需求增長了1倍,需求管理不善和價格體制不合理問題普遍存在。一些國家隨意使用地表水和不計后果抽取地下水,加重了水資源的匱乏。
世行報告說,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經濟發展嚴重依賴自然資源,環境惡化將限制未來發展。同時,污染和環境惡化有害人民健康,將給社會帶來巨大經濟負擔。城市化進程將加重環境負擔
世行報告指出,城市是東亞和太平洋地區未來20年中70%的經濟增長動力。城市化進程加快有利于提高社會福利和減少貧困,但會導致城市污染和大眾健康環境繼續惡化,削弱國家的總體競爭力以及城市中心對工商活動的凝聚力。
首先,城市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要求加大公共政策管理力度和投資。城市化的一個直接后果是要求市政擴大環;A設施和服務,如衛生設施、垃圾的收集和分類等。若不能恰當處理城市發展的環境問題將帶來社會、環境和經濟弊病,造成城市貧民區的擴展。
第二,工業發展初期應制定相應環境政策,并對中小型企業給予特別關注。工業化的迅速發展加大了城市規劃、基礎設施服務和資源使用壓力,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城市生活質量。而中小型企業是工業化、創造就業崗位和減少貧困的重要力量。由于傳統的管理措施不適用于這些企業的管理,它們自身的運作也不夠正規,為環境保護造成了一定困難,應當對這些企業予以特別關注。
第三,人口密度增高加大自然環境負擔。盡管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流動,但是東亞和太平洋地區農村人口密度已達每平方公里668人,超過518人的全球平均水平。農村人口增長導致過去30年內耕地面積擴大13%,造成低地森林和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
最后,對能源的大量需求將從勘測、開發到生產和使用的各環節對環境造成破壞。煤、汽油、天然氣等燃料的燃燒對當地環境的影響最為嚴重,不僅污染空氣,而且其開采、運輸、傳輸及加工破壞了生態系統。各國應從節能、使用可再生能源、使用污染較少的燃料和改善交通管理等方面改善環境現狀。環保政策管理體系有待改進
世行報告說,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目前已經初步建立了環保政策、管理和制度體系。但是,這一體系缺乏可執行性,政府部門的參與程度不夠,必要的激勵機制也沒有建立。
首先,各國政策部門的決策過程以及向基層部門施加影響的機制不健全或不存在。環境決策權的地方化有助于更好地解決地方性環境問題,但權力地方化能否促進可持續發展還要取決于中央政府的執政能力建設、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執行政策管理的決心。此外,環境問題的跨行業和跨地域性質還要求其他層次管理制度的建立。
第二,地區一體化發展對加強地區性環境政策力度、政策對話和跨國合作提出了要求。如可以通過地區協議規定燃料質量和車輛排放尾氣標準、污染責任者承擔環保主要成本等措施控制跨國污染。
第三,私營企業的環保責任仍需加強管理并予以鼓勵。目前,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很多私營企業已加入如ISO14000的環保機制認證項目,并執行行業行為準則等以承擔環保責任,但還需要通過加強大眾環保意識,建立開放的環保信息體制、監督和嚴格執法等方式,對它們的環保責任和行為予以管理和鼓勵。
世行報告指出,東亞和太平洋地區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但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有賴于自然資源和環境可持續性管理!跋冉ㄔO、后治理”的做法不能保證可持續性發展。環境保護的經濟利益遠遠超越其成本,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性管理是改善生活質量、保證后代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的重要前提。
作者:曲俊雅
。▉碓矗罕菊驹瓌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