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消費市場 > 正文
 

別教我辨偽書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30日 10:22 中國質量報

  從2月18日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發起對含有虛假信息的“假書”、“偽書”打擊以來,目前,廣州市多家主流書店架上可識別的偽書都已下架。(4月13日《廣州日報》)“可識別”的,也達到了100多種之多,要嚇人一跳。原本作為人類精神食糧的書籍,被不法分子侵害到了什么程度?

  食品界的假,已令人們膽戰心驚,現在又假到了“精神食糧”界。可奇怪的是,食品
出了問題,尤其是人命問題,都能找到“元兇”,予以相應的懲罰———比如“蘇丹紅”的最終源頭就查明為廠址在增城的廣州田洋食品公司,兩涉案人被刑拘;找偽書的“元兇”不用費那么大的勁,白紙黑字標明了正規而非假冒的出版社名稱,且有律師連具體違反了什么法規都開列出來了,卻同時因為“尚存法律空白”而無法追究責任人的法律責任。這是不是意味著,如果直接針對偽書的法規沒有那么快出臺,造假的人包括為之提供平臺的出版社就可以全無后顧之憂?在食品領域,把“刑拘”乃至殺頭都不放在眼里的也大有人在,因此才有喪盡天良行為的不絕如縷,那么,這是不是還意味著,偽書的出現至少在今后一段時期之內是個根本沒有辦法杜絕的問題?

  在我看來,盡管法律法規沒有對偽書問題進行明確的規定(以不法者的“聰明”程度看,立法的速度恐怕永遠跟不上其“智慧”的增長),但也不是無從追究的。那些出版了偽書的出版社,性質上與“廣州田洋食品公司”完全可以劃上個等號。東西就是你那里生產出來的,造成了那么惡劣的社會影響,明明白白,怎么就沒辦法?如果說在“田洋”那里,“蘇丹紅”的秘密配方掌握在老板手上,他想生產就生產,想生產多少就生產多少,事發前沒法控制;那么,偽書的出籠,卻是要通過出版社這個平臺的,出版社難道連“關”都不要把,看見經濟效益就上?追究其生產假冒偽劣的責任,就沒什么不可以的。我想,可能是“精神食糧”即使吸收了,遠遠沒到能死人的地步,故沒那個緊迫感吧。

  在現實無法改變的前提下,只有退而求其次———國人無奈時的常用“戰術”。于是,有位博士總結出“三看一查”的方法辨別偽書,即:看“著”還是“編”、看版權頁的英文說明、看目錄和內容;查詢英文書名和作者等等。好么,像買食品一樣,買精神食糧也有成為一門學問的趨勢。博士當然是一片好心,免得人們上當,但是我想,這方法還是不要教給消費者,先教給出版社、再教給經營圖書的部門吧。你首先別生產、其次別銷售假冒偽劣,我才能不買到假冒偽劣、不受假冒偽劣的害。況且,據廣州“學而優書店”總經理陳定方說,她經營書業已有10年,“但也一樣上當,根本無法判斷什么就是偽書”。業界人士尚且如此,叫尋常的讀書人又從何做起?

  這幾年,百姓不斷被要求成為各種鑒別專家。關于食品的尚弄得暈頭轉向,關于“精神食糧”的鑒別又來了。食品必須要吃,須臾不可離開,真的叫沒辦法,不學也得學;鑒別“精神食糧”卻相對簡單,別理什么“三查一看”,認準“品牌”就行。那些要求下架書目的出版社,雖然是正規的但卻都不是品牌的出版社。那么買書,就不妨買品牌出版社的書。早在偽書出現之前,筆者就持這個觀點,如今的大量出版物即便不偽,又能給人什么收益呢?現在,更是慶幸自己的書架上沒有這些垃圾貨色了。

  社會天天在呼吁誠信,誠信卻有日漸遠離的味道。沒有法律懲處作后盾,呼吁是蒼白無力的。正規出版社出版偽書而拿它無法,正是一個典型的實例。

  作者:潮 白

  (來源:本站原創)






談股論金 】【打印】【下載點點通】【多種方式看新聞】【收藏】【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2005年上海國際車展
日本謀任常任理事國
圓明園工程風波
定遠號艦重返威海
湖南衛視05超級女聲
珠峰科考登頂復測
2005環球小姐賽
家裝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國特種部隊生存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