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4月22日電 國防科工委副主任孫來燕22日透露,我國目前發射的資源衛星每運行一天的花費是100萬元,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卻十分有限,衛星產業化應用亟待加強。
孫來燕是在此間召開的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35周年座談會上說這番話的。“東方紅一號”衛星技術負責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戚發軔也在會上表示,“我們現在的衛星應用還不如印度,印度在幫助阿富汗建立遠程教育和醫療系統,這對提高國民素質有
很重要的作用。衛星應用發展能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例如,我國的通信衛星沒發射之前,用微波中繼收看電視,效果非常差,電視也沒人買。1984年我國第一顆通信衛星發射成功后,電視的覆蓋率從30%提高到80%,電視一下子供不應求,電視產業一下子就做大了,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孫來燕表示,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擁有世界上潛力最大的衛星通信、廣播、導航和遙感市場。我國應加強衛星應用技術的研發,引導社會需求、培育新市場、拓展發展空間;以信息化為先導,加強衛星和運載火箭等航天產品制造業的發展,建立長期、連續、穩定運行的天地一體化綜合衛星應用體系;促進火箭制造與發射服務業、衛星應用服務業和地面設備制造業構成的完整的新興產業。
據介紹,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研制并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世界上第3個獨立研制和發射衛星的國家,中國航天活動的序幕從此拉開。35年來,我國已成功研制并發射60多顆人造地球衛星,完成由試驗衛星向應用型衛星的轉化。(編輯:李旭波)
作者:新華網雷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