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百強”名不副實 “卓越者”不知“卓越”為何物蹊蹺的“質量百強”頒獎記
3月上旬,記者受邀專程赴上海參加了一個行業(yè)的“質量百強排行榜”頒獎活動。活動地點選擇在中國的第一高樓———上海金貿大廈舉行,還邀請了個別部委的領導出席。級別不可謂不高,規(guī)模不可謂不大。但是,“質量百強”的頒獎過程卻甚為蹊蹺,讓出席的記者們疑竇叢生。“質量百強”只為吸引眼球
在頒獎會的前一天,記者趕到了所在的賓館報道。讓人生奇的是,明明賓館里還有很多空房間,組委會卻偏偏讓記者住到“距離此地有十幾分鐘車程”的另一個賓館。記者不解,質疑之下,接待人員一不小心道出實情:“因為牽扯到‘質量百強’的評比,領導比較謹慎,所以不希望媒體過多參與。”
在組委會發(fā)給記者的邀請函中,醒目地打著“中國首屆國際某某(該行業(yè)名稱)質量論壇”的招牌。從邀請函來看,組委會對活動議程的安排似乎也頗為正規(guī),而且所邀請的人員也頗有分量:既有國家部委的領導,也有國內知名企業(yè)的CEO;既有跨國公司的老總,也有業(yè)內的權威……
如此一個有規(guī)模有分量有氣勢的活動,卻為何懼怕記者的采訪呢?
當日下午,一名自稱“對整個活動的策劃、組織、實施都非常熟悉”的組委會兼該行業(yè)協(xié)會的負責人,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記者:“‘質量百強排行榜’是怎樣評選出來的呢?”
負責人:“我們是拿2003年美國波獎標準來評選的。”(此后,其給記者提供了的一份“簡裝版”的質量百強評審表格。)
記者:“評委都有誰呢?”
負責人:“有香港、新加坡、英國的專家,也行業(yè)內的領導,應該說能代表國內行業(yè)質量管理的水平,(他們)從把握標準上講也是完全有能力的。”
記者:“為什么以‘質量百強排行榜’來冠名?”
負責人:“這是合作方(一家廣告公司)起的名字,希望能多吸引企業(yè)的眼球。”
記者:“那么有多少企業(yè)來參加‘質量百強排行榜’的評選?”
負責人:……(沉默一會,顧左右而言他。)
記者:“據(jù)悉行業(yè)內還有很多知名企業(yè)沒有參加……”
負責人:“這個活動并不代表說評上了‘質量百強’就是最好的,可能還有好的沒有來,未上榜的不一定就不好。”
記者:“但質量百強顯然容易給人錯覺,讓人誤以為這是國內各方面最好的企業(yè)了。”
負責人:(猶豫片刻)“是這樣的,但總體上能反映客觀情況。”
記者:“獲得‘質量百強’需要交錢嗎?”
負責人:“有評審費。”
記者:“評審費多少錢?”
負責人:……(再次轉移話題。)
記者:“如何確保評選活動的公正、公開?我可以看看評選資料嗎?”
負責人:“我們都是對企業(yè)保密的。公開也是在一定范圍內,不可能對誰都公開……”
那么,這個“只在一定范圍內公開,總體上反映客觀”的質量百強的廬山真面目到底如何呢?“卓越者”不知“卓越”為何物
翌日,隆重的“質量論壇暨質量百強頒獎活動”在上海金茂大廈揭開面紗。
金茂大廈二層嘉賓廳里擺放的312個座位中,稀稀拉拉地坐著不足一半人員。再加上記者、工作人員、為數(shù)不少的聽眾之外,企業(yè)代表不足百名。這也印證了記者前一天的推測:在代表們駐地賓館,據(jù)前臺小姐告知,質量百強組委會僅僅要去了40多間客房,顯然,來參加會議的百強企業(yè)代表都未到齊。
“質量百強排行榜”被作為“壓軸戲”安排到了當天的最后一項議程。果然,在評選出來的“中國某某企業(yè)質量百強排行榜”里,僅僅只有23家企業(yè)受封。組委會還別出心裁地開辟了許多新的獎項:質量改進獎、過程控制獎、企業(yè)戰(zhàn)略策劃獎、顧客滿意獎等等。
“質量百強”徒有虛名。令人奇怪的是,還有33家企業(yè)獲得了首屆“質量卓越績效模式推進獎”。而且,33家企業(yè)里,大多鮮為人知。2005年1月1日,我國才頒布實施《卓越績效評價準則》,而按照組委會的說法,此“質量百強排行榜”去年8月就已經(jīng)開始評選了,也就是說,在我國還沒有頒布《卓越績效評價準則》之前,該行業(yè)已經(jīng)“先知先明”地在評選卓越績效模式推行的先進者了。
更有“意思”的是,記者對現(xiàn)場一家獲得“質量卓越績效模式推進獎”的負責人進行采訪,當被問到對“質量卓越績效”的理解時,這位公司負責人竟然一臉茫然。后在記者的追問之下,不得不道出實情:“我對質量卓越績效模式的一些規(guī)定不是很了解。”
前來參加會議的江蘇省昆山電視臺的一位同仁告訴記者:“我們那里一個投資時間不長、廠房還未完全建完的企業(yè)也進榜了,而同行中還有許多比它強勢的企業(yè)卻在排行榜之外,這不正常。”
難怪組委會工作人員一再向記者請求:“排行榜是具有排名的,但發(fā)獎僅僅只是按照順序來的,我們一直很低調,希望媒體不要炒作。”“百強”企業(yè)4000元一個
“不希望媒體炒作”,又“只在一定范圍內公開”的“質量百強”究竟是怎樣評選出來的呢?記者現(xiàn)場對兩家獲得“質量百強”的企業(yè)代表進行了采訪,但均被告知“不知道具體的評審過程”。
當被問及對評審專家是否熟悉時,北京一家公司的質量管理者代表說,“評審專家我一個也不知道”。這位代表坦言:“拿‘質量百強’當然很高興,它體現(xiàn)了我們企業(yè)在質量管理方面的能力。假如進不了百強的話我們肯定不會來參加這個活動。”
在組委會提供給記者的新聞通稿中,這樣介紹評選的過程:企業(yè)參評基于自愿原則,根據(jù)評選標準撰寫不低于3萬字的自評報告,提交給評審委員會。主辦單位對每個參評的企業(yè),都按照報名、材料復核、評審和審定4個環(huán)節(jié)一一進行嚴格的封閉式審核。對每一個申報企業(yè),由兩位評委分別擔任主評、副評,審讀企業(yè)申報資料后給出評價意見和分數(shù),然后由全體評委會以討論方式確定每個企業(yè)的最終得分。主辦單位根據(jù)評審委員會的要求,對部分企業(yè)進行了現(xiàn)場評審和核實。
還是北京公司的這位質量管理者代表,向記者介紹了他們公司整個評審過程的詳細情況:“我們是去年8月份收到通知的,要求10月底之前交報告,最后不知道什么原因延長到12月份,后來又延長到今年3月份。整個評選及審理活動都是在網(wǎng)上進行的,我們根據(jù)他們提供的表格自己填寫,同時附上一份總結材料,評委會專家并沒有到我們企業(yè)去……”
由于是自評,這個完全借鑒美國國家質量績效評分標準的“中國某某質量百強排行榜”,總分雖然也為1000分,評分標準也綜合了領導、戰(zhàn)略策劃、以顧客和市場為中心、以人為本、測量、分析和知識管理、過程管理以及經(jīng)營結果7大方面。但是,評選的結果卻差異較大。不少企業(yè)的得分驚人,有的甚至高達950多分。
在一家公司隨后提供的一系列文件中,記者看到組委會在2月26日給其的通知:某某公司,經(jīng)本次活動專家評審委員會針對自評報告進行評審,現(xiàn)榮幸通知貴公司已經(jīng)進入百強最后終審階段。因此,請于2005年2月26日前交終審費人民幣3000元……同時,凡獲得“中國某某企業(yè)質量百強”稱號的企業(yè)需交參會費人民幣4000元。特此通知。
在該公司如數(shù)上交費用之后,2月28日,該公司又收到了另一紙通知,聲稱“備受矚目的中國首屆質量百強排行榜活動的評審結果已經(jīng)審定,經(jīng)評審專家進行評審、審定委員會審定,貴公司進入首批‘中國某某企業(yè)質量百強排行榜’百強名單。”
僅僅12天的時間,一份中國的“質量百強”排行榜就出籠了。
作者:本報記者 王 越/文并攝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