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消費多屬身價消費
奢侈品在國際上被定義為“一種超出人們生存與發展需要范圍的,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又稱為非生活必需品”。繼紐約、巴黎、香港、倫敦和悉尼這五大奢侈品朝圣地之后,正在打造時裝之都的北京也正在向奢侈靠攏。
記者在北京國貿進行調查時感覺到,如果你穿著廉價的地攤貨來這兒購物,你會隨時被抬眼可見的奢侈品牌所壓迫。雖然動輒百萬的名車、豪宅也屬于奢侈品,但已被劃分在奢華一類。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奢侈品就是幾十毫升就要上千元的護膚品,幾千元一雙的LV高跟鞋,或是看起來普通但賣價近萬元的手包。從這個概念來看,消費得起上百萬的奢華族尚屬少數,絕大多數是商人、演藝圈人士。而正在不斷消費著奢侈品的人群卻越來越多,主要為公司主管以上白領,普通職員身著幾千到上萬元的行頭也不鮮見。
有數字表明:瑞士手表行業聯合會的調查,中國有高級名表消費客戶群300萬至500萬人左右,是瑞士的第十大出口國,相信不久將排行第五、第三甚至第一。貝納通、保羅等品牌的分銷商“迪生創建”數據顯示:集團在全球有390家店鋪,其中140家在中國內地。
根據中國品牌戰略協會研究,中國目前的奢侈品消費人群已經達到總人口的13%,月收入在兩萬元到5萬元之間屬于較典型的奢侈品消費者。法國巴黎百富勤的報告則指出,中國已進入奢侈品消費初期。來中國開店潛力巨大
經過12年的試探與積累,2004年9月底,LV在中國的首家旗艦店終于在上海隆重開張,至此LV在中國的店鋪數增加到13家,LV今年還計劃在北京再開一家旗艦店;同月,GUCCI也在上海開了一家面積達822平方米、該品牌在中國最大的專賣店,將其在中國的店鋪數增加到6家。種種跡象顯示,全球各大奢侈品公司已一改過去幾年在中國小規模、試探性的投資,迅速加快了。
目前全球奢侈品商家在中國內地的布局主要集中在沿海發達地區,一是因為這些地區消費者的購買力較強,二是這些地區貧富差距相對較小。在許多品牌商家看來,這也恰好驗證了由于奢侈品市場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GDP)間的高度相關性。據《新財富》調查,90%以上奢侈品品牌都是首先在北京、上海亮相。國內消費者對這兩個城市出現的品牌認同度較高,在這兩個城市成功的話,在其他地方就更容易推廣。
高盛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04年,中國奢侈品消費額約占全球銷售額的12%,已成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費國。《新財富》通過對9家奢侈品品牌及品牌代理商的采訪與調研發現,這些奢侈品品牌近兩三年在中國市場的增長率都保持在80%以上,遠遠高于他們在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10%左右的增長率。因此預計,中國將在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全球奢侈品市場的最大買家。
中國沒有國際級奢侈品牌
中國現在有沒有被國際認可的國產奢侈品牌?“沒有!”零點調查公司老板袁岳的回答很干脆。長期從事市場和品牌研究,在美國有過若干年生活經驗的袁岳去年剛剛完成了關于中國新富階層的調研項目,“奢侈消費和奢侈品市場”正是袁岳目前的熱點關注。
“提到奢侈品牌,全球可以劃分為三個陣營,第一級是巴黎、紐約、米蘭、倫敦;第二級是東京、香港、澳大利亞;第三級是中國。”袁岳把中國奢侈品牌在全球的地位劃入了第三世界。
“所謂奢侈是一種文化,事實上是在強調奢侈品的無形價值,”袁岳解釋道:“奢侈品就是那些無形價值與有形價值比值最大化的商品。也就是說,我們肯為功能以外的符號作用付越多的錢,這個商品就越奢侈。目前,國產高價貨在無形價值方面的開發還很有限,盡管在制造水平方面,許多‘中國制造’已經開始趕超‘意大利制造’或者‘法國制造’!
理性引導奢侈品消費
普華永道的分析師指出,中國的奢侈品消費和國外相比有兩個不同點:第一,在中國購買奢侈品的大部分是40歲以下的年輕人,而在發達國家,這個市場的主導者是40~70歲的中年人和老年人;另外,對于中國人來說,奢侈品大部分還集中在服飾、香水、手表等個人用品上,而在歐美國家,房屋、汽車、合家旅游才是大家向往的奢侈品。這一方面說明了中國仍然不夠富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西不同的生活方式:高密度人群助長了消費中的攀比之風。
根據中國品牌戰略協會分析:一個國家奢侈品的消費增長大概應該是其GDP增長的兩倍左右。因此,當亞洲人面對自己突然增加的財富時,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富貴的標志”———奢侈品來表明自己新的經濟和社會地位,這是一種非常自然的心理需求。
奢侈品消費增多,無疑表明中國經濟和社會的迅猛發展。但這種消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社會資金的流向,并使表面上自由消費的人們受到了周圍其他人的消費方式的暗示。因此,奢侈品消費已不再是單個消費者自己的事情了。專家指出,鼓勵消費的同時,如何理性引導和對待奢侈品消費,有效地調節奢侈行為,應引起全社會的重視。
坦白地說,在中國大多數人收入還不是很高的情況下,對奢侈品的需求者不會太多,購買者還只是少數。所以說,奢侈品目前在中國的銷售還只是開始。有報道說,有的國外奢侈品牌在國內有的城市銷售并不“見旺”。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符國群教授指出,不可否認,中國高檔耐用品消費群體已具相當規模,但其中相當一部分消費者是尚不完全具備消費實力的“參照群體”。這些人購買奢侈品的目的在于仿效地位較高人群,在他們看來,是否擁有某些奢侈品甚至成為能否進入某個高消費群體的標志,盡管自身財力有限,但可借此獲得良好感覺。
作者:肖葦
。▉碓矗罕菊驹瓌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