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紡織品配額取消近3個月來,中國和美國之間的紡織品貿易烽火頻燃,美國紡織品和服裝制造商再次向美政府施壓,要求對中國紡織品設限,同時,美國國際貿易法院正在審理由美國紡織品制造商推動的一起上訴案,如果美紡織品制造商官司獲勝,就會對中國紡織品設限問題構成某種法理依據。
另據4月4日來自美國的消息,美國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會宣布:決定對原產于中國的
棉制針織襯衫、棉制褲子以及棉制和化纖制內衣等三類紡織品自動發起特保調查。
國際貿易過程是一個各方利益博弈過程,其間不同的利益實體會出現矛盾和沖突,這很正常。相關國家在處理有關糾紛時,必須在有關國際貿易的規則和規定下行事,根據全局利益平衡處理爭端,才可能爭取多贏局面。否則,在個案上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態度,就可能引起各種連鎖反應,使當今的全球自由貿易體系運轉失靈,各方均受其害。
以中國紡織品對美出口一案為例:中國對美出口的紡織品,又便宜又好,受到美國消費者的歡迎。從產品的價值鏈條看,美國的進口商、分銷商賺取了利潤的大頭,他們是得利的受惠者,對美國整體而言,中國紡織品等對美出口,大大減緩了美國通貨膨脹的壓力。因此,從全局來說,美國從中國進口紡織品,多數人受惠,國家受惠。
美國的紡織品制造商面對中國產品競爭感到壓力,感到受到傷害。一方面,這是一個事實;另一方面,這是在世界自由貿易體制下,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各種產業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重新配置和轉移的必然結果。在這種情況下,對美國的紡織品制造進行單項保護,恐怕會未見其利,先見其害。
首先,這種貿易歧視的做法違反了世貿組織的有關準則和規定,將損害全球自由貿易體系,惡化中美貿易氣氛,對中美之間的其它貿易產生連帶影響。
其次,采取貿易保護主義的辦法并不能挽救美國的紡織品制造業。美國的這一行業總產值占美國GDP總量不足1%,就業人數約80萬,盡管美國政府對其的保護度很高,仍呈勉力支撐之態。美國紡織制造業的競爭力不足,是由美國的經濟社會狀況決定的,并非中國產品之過。沒有中國產品,也會有其他國家產品。美國也有貿易專家認為,這是一個不值得保護的夕陽產業。中國圍棋上有個說法,“與其戀子以求生,不若棄之而取勢”。美國在紡織制造業上“戀子”絕不高明,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才是上策。
從1992年起,西方就開始出現了“中國經濟威脅論”,迄今不絕,成為某些人在出現事端時的思維定式。與此同時,更多國家則從中國的發展中看到和找到了經濟機遇。事實證明,中國的發展對亞太經濟和世界經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推動作用。
“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貨暢其流”,這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幾個主要因素,對一個國家如此,對世界也是如此。囿于局部短期利益,人為阻礙“貨暢其流”,是違背經濟規律的,最終是于事無補,反受其害的。美國應該在這種基本認識上比較客觀公正地看待“中國制造”。(編輯:李旭波)
作者:人民日報海外版黃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