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未走出配額取消后的重重陰霾,紡織品與鞋又面臨著新考驗:從4月1日起,歐盟啟動新普惠制,包括紡織品與鞋等在內的我國16大類50個產品的出口分別不再享有相應的關稅優惠。從普惠制“畢業”的主要產品包括服裝、鞋帽、塑料和家電、鐘表、光學儀器、玩具及輕工制品等。
“這意味著我國相關產品出口歐盟的平均成本增加5%左右。”業內人士表示,按目前
中國企業的貿易潛規則,這部分增加的成本要由我國企業承擔,歐盟的進口商即使分擔,也只會承擔一小部分。然而,受配額取消出口劇增影響,國內紡織品與鞋生產企業的利潤已大幅下滑。企業現在再擠壓利潤給國外客戶,幾乎不可能。業內人士稱,目前紡織品的出口毛利潤也僅在5%左右,像服裝等產品的利潤好一些,也只有10%左右。
休閑鞋出口基地———福建泉州鞋業商會秘書長鄭天對表示贊同:“目前泉州的鞋出口利潤也非常低,一雙鞋只能賺1元~2元,企業再讓利出口,根本別想發展。”
種種跡象表明,新普惠制對我國紡織品與鞋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我們有一款文化針織衫,原來向歐盟客戶報價一直都是1.2美元/件,但最近客戶感到價格太高,沒有下訂單。”寧波一針織集團外貿部經理顯得有些無奈。據了解,該針織集團去年出口歐盟600多萬美元,占公司出口總量的1/5。
有關專家指出,新普惠制對訂單不穩定、生產規模200人以下的紡織企業的打擊將是致命的。
事實上,中國的紡織品與鞋還面臨著外部的競爭壓力。此次歐盟新普惠制還對去年底受海嘯影響的印度、斯里蘭卡等國的紡織品關稅,實施優惠程度加碼,如印度與斯里蘭卡的紡織品與服裝出口歐盟,關稅稅率分別為9.5%與零;我國紡織品進入歐盟的關稅,則由原來的9%增至12%。而在國際市場,印度和斯里蘭卡正是中國紡織品在歐盟最大的競爭對手。
不僅如此,歐盟和美國為限制我國紡織品與鞋等產品大規模進入,目前正在醞釀對中國的紡織品與鞋采取特保、反傾銷等措施。新普惠制取消中國16大類產品優惠
普惠制全稱普遍優惠制,是發達國家給予發展中國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包括某些初級產品)普遍的、非歧視的、非互惠的一種關稅優惠制度。1968年3月開始建立。1971年歐洲經濟共同體實施第一個普惠制方案。
目前,世界上有31個國家實施普惠制,其中有28個給予我國普惠制關稅減免優惠待遇,包括歐盟15個成員國。歐盟原計劃于2005年7月1日起實施新普惠制,但2月10日,歐盟委員會突然宣布,提前至今年4月1日實施新普惠制。
歐盟取消對中國16大類50個產品的關稅優惠后,我國仍有11大類44個產品繼續享受普惠制待遇。
作者:摘自4月1日《每日經濟新聞》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