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數字顯示,今年前三個月從中國進口紡織品同比猛增十倍以上
美國國內要求限制中國紡織品出口的呼聲再次響起。新華社的報道稱,美國商務部在本月1日公布一組數據,今年前3個月,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棉織襯衫和褲子分別達到7830萬件和7410萬條,同比分別增長1258%和1521%。據此推算,美國平均每3-4人中就有1人穿的是中國制造的襯衫和褲子。
這組數據引起美國各方的高度關注。美聯社3日報道說,美國紡織業官員正準備向政府提出新的請求,他們希望來自紡織州的國會議員們把他們支持美國和拉美6國的一項自由貿易協定與政府同意對中國紡織品和服裝采取限制措施掛鉤。
“我們認為,如果就某個單項產品的出口增長數據就對整個紡織品貿易全局作出判斷是一種以偏概全的做法。”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曹新宇昨天就此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配額取消后的自由貿易階段,各國應該允許被限制的產品有一個釋放的過程,這種釋放的過程是十分正常的。
曹新宇說,“事實上,進口國家某一種商品在供應國之間出現數量的增減只意味著市場對供應國的選擇,這是紡織品貿易自由化后必然出現的一種局面,這種數量的變化并不會對進口國及其國內相關產業造成實質影響。”他表示,從美國的情況看,就以棉織襯衫和褲子為例,雖然中國出口的數量增幅很大,但這兩類產品的進口總量并沒有出現大的增長,不過是以前從別的國家、地區進口的數量轉到了中國而已。
“任何的貿易保護措施都是一把雙刃劍,貿然落下是不恰當的。”曹新宇說,世界紡織品市場在多年的配額時代后迎來自由貿易實際上面臨的是極其復雜的局面,進口國貿然采取的任何限制措施在限制出口國的同時,對其國內不僅僅損害的是消費者利益,同時還將嚴重干擾其國內紡織品產業對市場的適應力和判斷力,對其自身調整也是一種挫傷。
記者了解到,從今年1月1日紡織品配額取消以來,中國的紡織品出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與美國此次要對中國設限的呼聲遙相呼應的是,歐委會女發言人漢森日前在布魯塞爾說,在本月6日舉行的每周例會上,歐盟將討論對中國紡織品采取緊急限制的規則問題。有報道稱,歐盟紡織業已要求歐盟委員會對中國紡織品采取限制措施。
曹新宇向記者透露說,針對這一局面,中國有關部門也在積極展開磋商,前往美國和歐盟的政府代表團正在組團過程中,將有望在近期出發。另外,歐盟分別組織了一個由46家企業和18家企業組成的代表團在近期訪問中國,美國的紡織品企業代表團也將在下半年來華。“他們都希望在中國尋找到發展與合作的機會。”
第一訪談
繼續高增長前景并不樂觀
受訪者: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曹新宇
中國紡織品對美國和歐盟的出口繼續保持高增長的前景并不十分樂觀,從我們掌握的情況看,中國紡織品并沒有外界認為的那么巨大的出口增長潛力。
去年的秋季廣交會是除了非典時期外成交量最低的一次訂貨會,絕大部分的歐美進口商只下了今年前3個月的訂單,原因就是擔心歐美等國會在配額取消后對中國的紡織品設置新的限制。即使訂了后幾個月的,歐美客商也都在合同中增加了附加條款,寫明了如果遭遇新限制,成本應由雙方如何負擔。轉單的情況也比較普遍,一些大客商直接把下半年的訂單轉到了印度、孟加拉等國家,由此導致我國的一些紡織品沒能接到下半年的訂單。
今年的春季廣交會馬上就要召開了,我們密切地關注著這一動態。下半年的訂單情況會怎么樣目前還很不確定。我們認為,已經拿到手的訂單數并不足以支撐中國紡織品在今后的出口中一直保持高增長。
中國的企業也因為前景不明而存在“搶出口”的現象,在正常貿易的前提下,“搶出口”容易造成進口國市場的飽和,因此,我們呼吁企業在增加產品附加值的同時保持理性的正常的出口。(編輯:劉洋)
作者:北京青年報陸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