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清楚是誰最早把TIME雜志的中文名稱翻譯成了“時代”,從此一直沿襲至今。其實,這一譯名并不準確。英語中,TIME的含義既是“時間”,也是“時代”。從刊物創辦時的苦思冥想來看,TIME本來是取“時間”的含義。
創辦一個全新的刊物,是兩個剛從耶魯大學畢業的年輕學生的共同理想。他們一個是盧斯,另一個是哈頓(BritonHadden)。他們結伴來到紐約,在東十七街的一幢破舊樓房里
租下一間公寓,開始了他們的創業。(哈頓因病1929年去世,此后由盧斯一個人掌管《時代》,直到1964年退休。)
經過一番調查和咨詢,盧斯和哈頓了解到,至今“沒有一個出版物本身在時間上適合于那些忙碌的人簡便地獲得信息”。他們的新雜志應將新聞濃縮,然后有系統地重新組織來快捷地將信息向人們傳播。他們由此確定了辦刊宗旨,并在策劃書中寫道:“人們不了解新聞,乃是因為沒有合適的出版物提供給那些時間繁忙的人們,供他們能抽空略有了解。”
可見,在這里,兩個創辦者主要是從如何節約讀者的“時間”這一角度來考慮刊物的編輯方針。最終選定“TIME”這個名稱,也是盧斯一個晚上坐地鐵時匆匆瀏覽廣告而產生的靈感。盧斯自己回憶說:
“我眼睛忽然發亮,盯住一個廣告的標題:退休之時,或改變之時(TIMEFORRETIRE,orTIMETOCHANGE)。我記住了出現在我眼前的‘TIME’這個詞。一整夜我都沒有忘記。第二天早上,我向哈頓建議用它作為刊物的名稱,他立即贊同。”
《時代》創刊時,帶來的全新意義在于盧斯他們聰明地抓住了節約讀者“時間”的這一關鍵。對于美國這個講究高效率、緊張的社會來說,刊物的風格、形式及其報道的獨特性姑且不論,僅節約讀者的時間這一點就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TIME這個名稱,就歷史性地確定了。將近一年多的準備,TIME的第一期在1923年3月3日問世。
TIME創刊號的問世雖沒有立即引起轟動,但也受到媒體的關注。《紐約先驅論壇報》在第七頁不起眼的地方發表了兩段文字的報道,報道評論說,TIME的目的“是以盡可能短的篇幅集中一周的新聞”。它用28個頁碼報道世界事件,6個頁碼刊登贈送的廣告。盡管此時重大新聞迭出,如美國人關于禁令的爭論、法國對魯爾的占領、德國的抗議、聯大的混亂、俄國的大饑荒等,TIME對這些所有新聞的報道只需半個小時就可以輕易看完。當然,它不是針對那些真正想了解新聞的人。它是提供給那些樂意花上半個小時閱讀而使自己不至于一無所知的人閱讀的。
由此可見,從籌辦過程的考慮,到刊物的方針的確定,再到名稱的選擇和輿論的最初評價,TIME都是指“時間”而非“時代”。
當然,隨著時間的流逝,“時代”的譯法也不失一個恰當的選擇。時代不正是由一個個時間的碎片構成嗎?在漫長的歷史演進中,從受眾者和歷史信息承載量的角度來看,不同的時代在TIME上得到了呈現。這樣,約定俗成的刊物名稱自然而然也就具有了新的內涵。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