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制造的抗衡
前不久,日本著名的財經媒體日經BP社的一篇題為《戰勝“中國制造”的五張王牌》的長篇連載,成為連日來瀏覽量最大的文章。文章中列舉了“日本制造”能與“中國制造”相抗衡的五大王牌———高質量品牌實力、專利技術、設計改進能力、設備實力和應變能力。每一張王牌都有一個相應的成功企業作為例子,挑戰有關“日本制造已經失去競爭力”的
悲觀斷言,提出中國這個對手并不可怕。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日本制造”的大舉進入,“歐洲造”和“美國造”企業也競相登陸,不僅正在將其生產基地移師中國,而且正爭相來中國建立研發基地,完善其研發體制,在搶奪廉價勞動力的同時搶奪中國優秀的技術人員。由此,中國企業當居安思危,“中國制造”必須在新一輪的競爭中突破重圍,樹立品牌,而質量管理是中國企業目前存在的軟肋之一。從圖形與文字看管理差異
中國傳統社會是典型重文輕理的社會,缺乏對科學文化的應有重視,反映在企業管理層面上,往往表現為長于定性分析弱于定量研究,企業質量管理工作缺乏科學性。
仔細觀察中日企業的報告,會發現兩者存在巨大差別,日方企業使用大量的數據、表格和圖形描述實施;中方企業使用大段的、黑壓壓的文字描述事實,傳遞的信息量不大,而且,定性描述太多,傳達的信息不夠精確。
目前來看,企業質量管理從傳統的質量管理階段試圖跳過統計質量管理階段,直接跨入全面質量管理階段,但中國絕大部分企業質量管理水平依然徘徊在傳統的質量管理階段。所以“跨越”非常困難。對比發達國家的質量管理經驗,中國企業要學習的是,符合自己企業文化的、適合自己的質量管理方法。爭取更多“發言權”
近20年來,隨著國際貿易和科技文化交流的不斷擴大,采用國際標準,已成為全球普遍的發展趨勢。1980年生效實施的《貿易技術壁壘協定》(GATT/TBT)(又稱標準守則),更促使標準趨同活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躍局面。
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實現標準趨同,將是21世紀一種勢不可擋的世界潮流。
1987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制定發布了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立即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與積極采用,并被人們稱為“ISO9000”現象。
據統計,ISO9000族標準目前已被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轉化為本國標準。ISO9000標準的出臺,標志著國際標準化活動已從名詞術語、試驗方法及產品質量三大傳統領域,邁向了管理體系的標準化與認證。將本國標準制定成國際標準,或者是將本國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協會標準推向世界并為各國所公認,就可以在國際貿易中取得優勢,先聲奪人。
據統計,在全世界的1.6萬項國際標準中,99.8%是由國外機構制定的,中國參與制定的不足千分之二。我國現有國家標準19278項,其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僅占43.5%。“中國標準”所處的位置相當尷尬。據統計,我國有60%的出口企業遭遇過國外技術壁壘,每年由此造成的出口直接和潛在經濟損失約500億美元。
幸好國內企業和政府都意識到標準這個關鍵問題,在繼TD-CDMA成為中國標準之后,包括Linux、數碼相機、閃聯、AVS、RFID、碟機等行業都先后由信息產業部或相關機構牽頭制定了中國標準。
中國標準的制定并不是要設定技術或者貿易上的壁壘,而是本土企業開始尋求話語權的體現。而如全國質量獎這樣的評選,更是將質量管理的全球標準中國化,以更適宜中國企業進行比較和提高。
作者:佚名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