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紅”檢測,一個10年未解決的問題,因一場圍剿行動而迅速放大,更產生了一個月出臺標準的神奇速度。這一切使人不能不產生食品安全問題是不能還是不作為的疑問
近一段時間,“蘇丹紅”事件被炒得沸沸揚揚。然而,輿論關注的焦點主要集中于圍剿“蘇丹紅”,卻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追根溯源。造成“蘇丹紅”事件的根本原因在哪里?人民網、新華網、新浪網等主流網站為此制作專題,公眾對質檢部門的質疑之聲扶搖直上
,網友的評論更是達數萬條之多,國家質檢部門可謂難辭其咎。
為什么總是別人先發現
英國食品標準局在2月18日公布含有“蘇丹紅一號”染色劑的日用食品清單,包括亨氏和聯合利華等在內的多家食品都在被禁之列。3月1日,國家質檢總局官員表示,中國的食品不準使用蘇丹紅添加劑,要求各地的質檢機構立即對進口食品進行監測,并表示還沒有接到食品中使用“蘇丹紅”的報告。
但3天之后,廣東亨氏美味源食品有限公司就查出食品中含有“蘇丹紅”,各地食品生產使用“蘇丹紅”的報告也連續不斷,其使用范圍超出一般。
為什么都是國外的機構先發現并提出警示呢?據沈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技術人員介紹,對疑似“蘇丹紅”樣本的檢測過程只須兩大程序:受理、檢測;驗明樣品是否含有“蘇丹紅”一般24小時之內即可測出結果。
可見我國的檢測技術并不落后。由于質檢部門直接負責生產加工領域,是食品安全的第一道把關口,那么監管不是不能,而是不為,這樣如何能在國外機構之前發布食品安全的警示呢?含PPA的康泰克在中國暢銷了10年之久,因美國FDA宣布停止此類產品流通,于是我國的質檢部門匆忙上陣,跟涉“紅”事件可謂如出一轍。
有條例為何不實施監管?
我國1996年就出臺了《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明令禁止使用“蘇丹紅”。但“蘇丹紅”卻長期被作為添加劑用于食品中,10年中國家質檢部門也從沒對它進行過檢測,這就說明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的確存在真空。
據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的人士介紹,我國很早就具備了檢測蘇丹紅的設備和技術,但由于缺乏專門檢測標準,質檢機構從來沒有對是否含有“蘇丹紅”進行過檢測。記者調查也發現,在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各種不合格名單中,從來沒有發現因蘇丹紅而導致的不合格例子。“顯然國家質檢部門對蘇丹紅缺乏足夠的防范能力,抽查缺少加工環節的信息搜集,這意味著食品安全體系處于被動、滯后的局面”。
記者采訪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營養與安全系主任何計國教授,他對10年前就明令禁止卻在食品中長期使用“蘇丹紅”的問題不作評價,涉及國家質檢部門的話題也避而不談,“相比阜陽毒奶粉事件,質檢部門已經做得可以了”。
記者給國家質檢總局聯系,就為什么存在10年的規定而未能解決食品中含蘇丹紅的問題尋求答復,卻未能如愿。的確,對于一個執法部門來說,要求回答為何有條例而不實施監管的問題是免為其難,不便答復或許就是最好的答案。
3月29日,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正式發布《食品中蘇丹紅染料的檢測方法———高效液相色譜法》國家標準。“蘇丹紅”檢測,一個10年未解決的問題,竟在一個月內有了最新進展,使人不能不產生食品安全問題是不能,還是不作為的疑問。
放縱企業違法責任在誰?
全國開展圍剿“蘇丹紅”的戰役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但對查處食品中含有“蘇丹紅”的生產企業,質檢部門并沒有對其進行強有力的處罰措施,可謂有法不依,執法不嚴。
《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
目前關于涉“紅”企業的處理,通常要求其產品從超市“下架”,或查詢其產品流向,或追蹤其原料來源,工作停留于以圍剿控制為主。以至于在執法初期,很多企業表示“俺們沒有蘇丹紅一號”,但隨著查處力度加大,當初表明清白之身的企業卻紛紛栽了跟頭。面對這一幕,行業自律和企業自身素質顯得不堪一擊。
有網友留言:“‘蘇丹紅’事件凸顯執法力度太小!希望能夠加大執法力度!放縱企業違法責任在誰?管理部門和執法部門失職理當問責。”作為食品安全的第一道把關人,質檢部門若不牽頭對涉“紅”企業作處罰決議,以儆效尤,其他職能機構勢必順水推舟,最后便出現“天下無賊”的悲劇了。
由于企業是地方稅收的重要來源,因此一些地方怕曝光企業斷了財路就撐開保護傘,如此執法怎能捍衛國家法律的尊嚴?在其位謀其政,如果僅僅是事后論英雄,這本身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試問國家質檢部門拿消費者的生命當什么?(編輯:李旭波)
作者:市場報陳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