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西省泰和縣在泰和烏雞的保種繁育、飼養加工和科研開發上做了大量工作,為泰和烏雞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4年10月,泰和烏雞成功獲得國家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給泰和烏雞事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機遇從來都是和挑戰并存的。筆者先后幾次走訪了生物谷公司、漢君雄公司、劉梁烏雞養殖場、半邊天藥業、久天實業公司等烏雞養殖加工企業,進行了實地察看和調研,深切地感受到泰和烏雞發展現狀堪憂,問題不少,泰和烏雞面臨著如何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嚴峻挑戰。問題不容忽視
養殖規模小,無龍頭企業。目前我國泰和烏雞飼養還停留在“分散飼養,小打小鬧”的階段,無養殖大戶,無龍頭企業。泰和縣內較大的幾家養殖企業漢君雄公司目前飼養量達3.8萬羽,生物谷公司泰和雞原種場飼養量兩萬羽,劉梁烏雞場1萬羽,老字號的武峰烏骨雞養殖場目前只飼養了1000多只,已轉產養黃雞和麻雞,其他農戶分散飼養的大多在幾百只上千只這個規模,全縣泰和烏雞飼養總量不超過10萬羽(存欄數),泰和烏雞養殖呈萎縮趨勢。
名稱不統一,品牌意識不強。目前在宣傳口徑和包裝盒上,對泰和烏雞的稱謂有多種名稱如“原種烏雞”、“武山雞”、“烏骨雞”、“泰和雞”、“絲羽烏骨雞”、“汪陂途正宗烏雞”等。名稱雜亂,不利于營銷和對外宣傳。
變種厲害,符合標準的少。泰和縣真正符合十大特征,符合《泰和烏雞質量技術要求》的泰和烏雞業已很少。漢君雄稍多一點,也只有幾千只,泰和雞原種場只有1000多只,劉梁雞場只有7只。除此之外,大都是變種了的雜交雞,有的個子增大,十大特征部分喪失,有些肉、骨頭變白,有的長出雜毛或扁毛,有的腳上無毛,有的復冠變單冠(太空雞全部為單冠)。雖然泰和烏雞原產地域產品保護已申報成功,但泰和烏雞的提純復壯、純種保護任務還非常艱巨。
飼養方法不規范,飼養管理不符合要求。按照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的《泰和烏雞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質量技術要求》,泰和烏雞實行放養和圈養相結合。目前的現狀是放養的少,圈養的多,甚至還有很大部分是不符合要求的籠養。實行放養目前做得較好的是武山的漢君雄公司,他們在武山腳下建立了三期放養區。放養區充分考慮了泰和烏雞的獨有特性和種族生活習性,實行種養結合,分塊治理,在放養區的烏雞可以自覓其食,沐浴陽光,生產出的烏雞肉嫩湯鮮,營養豐富。生物谷泰和雞原種場也已經規劃好了兩塊生態放養區,其中一塊即將投入使用。除此之外,全縣都是實行圈養和籠養。在飼養管理,養殖密度、育雛方式及飼料的配比方面也大都不符合標準。
外銷渠道不暢,價格低廉。當前泰和縣泰和烏雞大部分內銷,外銷渠道不暢。內銷價在每公斤9.6元左右,飼養成本在每公斤9元左右,若價格稍有波動,就要虧本。劉梁烏雞場去年1~8月份銷售泰和烏雞16萬羽,銷售收入80萬元,虧損15萬元。而泰和烏雞外銷深圳,活雞每只賣41.5元,煲湯后每只達158元。泰和烏雞蛋在深圳、北京每枚賣2.5元,在香港每枚4港元,在日本每枚360~500日元,而在本縣每枚蛋只賣1.5元。監管刻不容緩
成立監管機構。要做大做強泰和烏雞產業,應以泰和烏雞獲得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為契機,依法規范烏雞生產加工行為,嚴格管理,扶優扶強。應盡快成立“泰和烏雞國家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監管辦公室”,由有關縣領導負責,從有關部門抽調專人集中監管,并賦予監管辦一定的行政執法權,給予經費及工作條件方面的保障。監管辦的主要職能:宣傳泰和烏雞原產地域保護工作;依法維護泰和烏雞品牌的聲譽,打擊假冒侵權等違法行為;管理發放泰和烏雞原產地域產品標志標牌,檢驗證書及合格證書;負責對泰和烏雞原種雞種源和烏雞飼養大戶的監管,及對烏雞系列產品生產企業所購原料和產品質量的監督檢查;規范泰和烏雞的市場流通秩序,打擊以雜交烏雞冒充泰和烏雞的違法行為;監督管理泰和烏雞標簽標識和包裝物的印制,查處利用標簽標識和包裝物侵犯泰和烏雞專用權的違法行為。
把住種源關。堅決推行“集中供種,分散飼養”的管理模式。在泰和雞原種場和漢君雄公司中選擇一家或兩家作為集中供種基地,加大對其的監管力度。因為泰和烏雞種雞的“提純復壯”,是一項科技含量高又很細致復雜的系統工程,分散育種,難保質量。
例如漢君雄公司1999年以每只40元的價格購買了原武山雞場的3700只種雞,后通過專家甄別后,僅有680只符合泰和烏雞十大特征,這680只原種雞就成了李翔華博士泰和烏雞保護工程的第一代雞。但是,物種分化衍變的速度是非常驚人的,每一代都會出現許多物種變異,100只雞中完全符合物種特征的,往往只有四五只甚至更少。到今年,漢君雄公司已進行了第五代選育提純,生物谷泰和烏雞原種場也進行了第三代選育提純。泰和烏雞要在不斷地選育提純,不斷地淘汰中才能保證其品質純正,不集中供種是不行的。
把住飼養管理關。嚴格按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的《泰和烏雞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質量技術要求》的規定,把住飼養管理關。1.育雛方式:網上育雛。2.育雛密度:1至2周齡40只~50只/平方米。3.飼養方法:實行放養和圈養相結合,逐步推行以放養為主,堅決淘汰籠養。4.飼料:天然飼料與泰和烏雞專用料相結合,推行天然飼料為主輔以配合飼料。
把住產品質量關。一是嚴把活雞質量關。凡不是在確定的集中供種基地購買的雞苗飼養的烏雞,不能稱之為“泰和烏雞”。經檢驗,不符合泰和烏雞十大特征和有關的質量技術指標的烏雞不能稱為“泰和烏雞”。根據檢驗結果,把“泰和烏雞”分為“貢品泰和烏雞”、“精品泰和烏雞”、“普通泰和烏雞”,并配以相應的標牌標識,便于消費者辨認。二是嚴把泰和烏雞系列產品質量關。首先,凡不是該縣地域范圍內購買的烏雞,一律不準在相關的產品標簽、包裝物、配料表中標注“泰和烏雞”字樣,也不得在有關的宣傳中稱“以泰和烏雞入藥”、“泰和烏雞系列產品”等。再次,對泰和烏雞系列產品進行嚴格的檢驗,符合標準的才允許進入市場,確保其聲譽。
把住流通秩序關。應從三方面著手。1.成立縣泰和烏雞銷售公司或協會,各鄉鎮成立分公司(分會),奮力開拓市場,變泰和烏雞現行的“內銷為主”為“外銷為主”。2.改革現行的價格評價制度。一是實行優質優價,拉大貢品、精品、普通雞的價格差距,拉大正宗泰和烏雞和雜產烏雞的價格差距。二是改以公斤論價為只論價。泰和烏雞體重多在600克到800克之間,若以公斤論價,會給那些變種烏雞、雜交烏雞以可乘之機,不利于泰和烏雞的提純復壯和品牌樹立。3.加大流通領域的監管力度,堅決查處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違法行為。品牌亟待樹立
統一產品名稱,提升包裝質量。在產品名稱上,不管是雞、蛋,還是系列產品,統稱為“泰和烏雞”,在包裝物和對外宣傳上一定要統一。否則,名稱混亂,在宣傳上造成誤會誤解,廣告白做了,錢白花了,“泰和烏雞”這4個字永遠樹不起來,永遠成不了品牌。當然各企業允許有自己的商標、牌子。比如:可以有“武山鳳”牌、“白鳳”牌、“汪陂途”牌泰和烏雞、泰和烏雞蛋,也可以有“白鳳”牌、“神鳥”牌泰和烏雞酒。但產品名稱一定要統一,否則,你打“原種烏雞”,他標“武山雞”、“烏骨雞”,名稱混亂不僅不利于對外宣傳,也給消費者造成誤導。另外,在產品的包裝上也要下功夫。包裝是產品的外衣,縣質量技監局可通過貫徹國家食品標簽通用標準,幫助企業改進產品包裝,提高包裝檔次。
明確發展方向是烏雞產業做大做強的關鍵。要改變泰和烏雞肉用雞、蛋用雞的發展方向,因其個小、產量少,肉用和蛋用無競爭力和發展前途。應把泰和烏雞定位在藥用雞、營養保健雞、觀賞雞上,大力向這個方面發展,進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現在,泰和烏雞作肉雞賣,每公斤9.6元~12元,但漢君雄的煲湯泰和烏雞活雞,每只41.5元,加上枸杞、蓮子、人參、黨參等煲湯后,每只達158元。泰和烏雞蛋縣內賣,最貴每枚1.5元,但漢君雄公司提取蛋黃油后,其價值提高幾十倍,賣到日本更貴。生物谷公司提取烏雞中的黑色素做藥用添加劑,其附加值也是活雞的幾十倍。泰和烏雞產業發展狀況
泰和烏雞是用絲羽烏骨雞苗在江西泰和縣這個特定的地域內,沐浴特定的水土,按特定的飼養方法飼養出來的雞。它具有穩定的特質和十大特征,并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獨特的藥用價值。清朝乾隆年間,泰和縣武山汪陂涂村的涂文軒將此雞上貢朝廷,乾隆皇帝因其珍奇,為此雞賜名“武山雞”。因此,泰和烏雞在當地又稱“武山雞”。
泰和烏雞獨特的營養和藥用價值,堪稱“世界珍寶”。而這種特殊的藥膳機能一旦離開泰和的水土、氣候及生長環境就會退化,加上這幾年福建、浙江等許多地方都以變種了的烏雞混同于泰和烏雞,老百姓很難在市場上買到正宗的泰和烏雞。
1980年到1981年,中國科學考察隊對泰和烏雞資源進行了深入考察,進一步得出結論:江西泰和縣是泰和烏雞的原產地。1992年在有關部門和泰和雞原種場科技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用兩年時間,制定了泰和烏雞地方標準,于1994年10月31日獲得江西省標準局的批準,有力地促進了泰和烏雞的發展和種質的提高。2004年,泰和縣又組織力量制定《原產地域產品泰和烏雞》國家標準。
1992年后,泰和烏雞系列產品開發和深加工蓬勃發展,縣制藥廠、烏雞酒廠等10多家企業先后開發出各具特色的烏雞產品達6個系列30多個品種,這些產品受到國內外消費者贊譽。隨著營養需求的增長,烏雞產品品種繼烏雞補酒、烏雞白鳳丸、烏雞桂花片、烏雞醬油之后,又開發生產出烏雞豆乳晶、中華烏雞精、烏雞血粉、十全烏雞口服液、烏雞燒雞、烏雞板雞、烏雞貢雞等系列產品,使泰和烏雞營養價值得到進一步綜合利用。烏雞酒、烏雞白鳳丸、十二烏雞口服液、烏雞粉、烏雞卵黃油、武山鳳液、鳳睪液等產品跨出國門銷往日本、朝鮮及東南亞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生物谷公司用高科技工藝提煉的泰和烏雞產品自2004年3月投入市場以來,深受消費者青睞,產品供不應求。泰和烏雞系列產品的成功開發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00年來,該縣從事泰和烏雞養殖及初級產品加工的人員達1.5萬人,泰和烏雞食品每年總產量達2000噸以上,產值達1.2億元以上。白鳳仙子泰和烏雞
泰和烏雞產于井岡山腳下的江西省泰和縣,它集藥用、滋補、美食、觀賞于一體,贏得了“白鳳仙子”和“中國黑寶”之美譽。在1998年6月由日本血流研究會監理落合慧衣子撰寫的《藥雞·烏骨雞》一書中,稱在泰和縣境內飼養的烏雞是21世紀解決人類健康問題的命根子食品,是人體血液的凈化劑,是腦中風、心肌梗塞、糖尿病、肝病、腎病、子宮出血等諸病的特效藥,因此,泰和烏雞又被比喻為“靈雞”、“藥雞”。
為保護泰和烏雞的質量和特色,進一步規范泰和烏雞的生產和銷售,樹立泰和烏雞優質品牌,打擊假冒侵權行為,2004年9月,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專家評審,10月10日泰和烏雞正式獲得國家原產地域產品保護,成為目前全國首例活體原產地域保護產品。泰和烏雞國家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的申報成功,為泰和烏雞產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給泰和烏雞事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掀開了泰和烏雞史上新的一頁。
作者:杜文平 吳俊林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