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秩序,指的是市場經濟運行的規則,即用法律手段、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等建立起來的,用以規范市場經濟活動的基本規則,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1.市場進出秩序;2.市場競爭秩序;3.市場交易秩序。這三方面的內容是保證市場主體之間經濟往來正常進行的統一規定或者說約定俗成的行為規范。從本質上說,市場經濟秩序是一種利益關系協調的過程和結果,是一個競爭適度、收益共享的資源配置狀態和利益關系體系。其核心問題是必須充分協調各種利益沖突,重構和引導各種利益關系,從根本上使各種社會經濟主體無
法從制假售假等擾亂市場經濟秩序行為中獲得額外的利益,只能從遵守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中獲利。
規范社會經濟主體行為,明確產權,消除導致市場秩序混亂的制度性根源。必須積極有效地加快體制轉軌和推進市場化進程,重新界定利益的邊界,進一步明確資產的歸屬。當前,我國普遍缺乏對各社會經濟主體利益邊界的限定,形成了不少“真空地帶”,這樣就會誘導各種社會經濟主體不遵循市場經濟秩序而進行尋租活動,從而導致市場秩序的紊亂。由此可以看出,加快體制轉軌,轉變政府職能,完善市場體制,健全立法司法,是治理市場經濟體系的必由之路。
推進正常有序的經濟活動,提高經濟主體的收入,根除導致市場經濟秩序紊亂的經濟落后性根源。市場經濟秩序紊亂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經濟落后、效益低,使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所得往往高于正常市場秩序行為的勞動所得。所以必須以發展來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必須通過創造各種合法的生產經營機會,通過加快發展來增加正常經營的收入,同時對擾亂市場經濟秩序行為進行制裁,增大其機會成本。
提倡正確的道德觀,加強道德規范建設,建立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思想根基。在社會道德中,對規范經濟當事人的行為最靈敏、最有效的是職業道德,必須運用道德規范來完善和建立市場經濟秩序。在此基礎上,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充分結合起來。市場經濟主體是建立在利他主義基礎之上的利己主義,而不是“惟利是圖”的個人主義,對個人的選擇自由的張揚并不是沒有限制和制約的,相反,現代市場經濟要求的是在規則之內的“自由”,必須在全社會進行誠實守信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職業道德標準、價值觀念、民主意識和新的人際關系。
總而言之,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規范的市場經濟秩序運行模式應滿足以下5個方面的要求:產權明晰化,企業主體法人化,要素流動市場化,經濟關系法律化,區域管理間接化。(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