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油價上漲,引來了社會輿論紛紛議論。“市場化指導,政府定奪”的定價機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質疑
從長遠看,必須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加快油品定價機制改革,實現價格市場化。而當務之急是,盡快使石油定價的決策過程透明化
盡管并不如何出其不意,但這輪油價上漲還是引來紛紛議論。
3月23日起,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出的調價通知,汽油出廠價和市場零售價全面上調。此次各地汽油零售價格漲幅為6%至7%,煉油廠出廠價漲300元噸。這是繼去年8月之后,國內油價的第一次調價。
有意思的是,就在同一天,國際市場原油期貨價格大幅下挫。當天,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價格下跌2.22美元,降至每桶53.81美元。當天,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5月份交貨的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下跌1.55美元,以每桶53.04美元報收。
這種“國內漲、國外跌”的局面,讓很多人頗為不滿。他們提出,價格主管部門究竟按什么標準來確定汽油是否應該漲價,以及漲價的具體幅度?
應當說,縱覽國際原油市場風云,國內油價存在上漲壓力是不爭的事實。從去年開始,國際油價一路上揚,曾一度達到30%的漲幅。今年1月份至今,國際油價再次上漲約25%。而公眾之所以不滿,關鍵在于許多決策信息不夠公開透明。
目前,我國的成品油定價采用的是“市場化指導,政府定奪”的機制。紐約、新加坡、鹿特丹3地成品油價格加權平均為調價的重要依據,再加上政府“半只手”的調控,最終作出調價決定。該機制一般有一個月的滯后效應,有時甚至不作同步調價。
事實上,每次發改委宣布調整油價,直接原因大都是一樣的,但每一次調整都會引來一陣詬病之聲。石油是戰略性商品,但也是競爭性商品。讓一個在更多方面具有競爭性商品屬性的石油,其價格幾乎完全由行政力量來決定,弊端之突出顯而易見。
現在,國內石油市場基本被兩大企業壟斷。這種局面一方面讓國內的消費者失去“討價還價”機會,造成消費者福利的減少。另一方面,也造成中石化與中石油在面對國際市場時“議價”能力也十分低下。這是因為,在國內被行政力量所呵護的石油巨頭,在面對國際交易對手時只能被動接受既定價格。
其實,很多人已經意識到,這樣的現狀不利于兩大集團提高服務質量和競爭意識,一旦至2006年底世貿組織放開油品批發權,入華的“洋油商”將對國內油企造成沖擊。同時,定價不放開對整個石油流通市場也形成危害,定價的滯后讓一些油品經銷商有機可乘,囤油不售造成市場供應短缺。而若成品油定價放開,各商家只能靠各自本事獲得利潤和客戶,市場競爭會更為健康。
不可否認,石油是種特殊商品。站在作為決策者的國家發改委角度思考,或許它也處在兩難境地。因為一方面要根據市場來調整油價,另一方面要考慮到消費者的承受能力。
也許,從長遠看,必須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加快油品定價機制改革,實現價格市場化,真實反映國內油品需求狀況。如果覺得這還需要時間的話,那么當前可以做的是,盡快使石油定價的決策過程透明化。(編輯:李旭波)
作者:華東新聞高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