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已向“全球”走出了驚世一步,它會成為中國企業國際化的一個經典模式嗎?
2004年,中國并購交易升溫的趨勢明顯,無論并購數量還是交易金額,均大幅攀升。伴隨中國入世的實現,中國并購也進入WTO時代。2004年的并購事件中不僅有境外企業為了進入中國市場而長驅直入收購中國企業,也有中國企業大搞海外收購活動。中國企業不再只是被追逐的對象,如今也能頻頻出擊。
本土企業正在加快融入國際化競爭的步伐,然而這樣做能否實現本土企業的初衷———與國際知名企業優勢互補,以提升自己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是不得不直面的問題。
與國外公司合作后,企業就成為一個由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員組成的“小聯合國”。在這樣一個多元團隊中,整合不同的企業文化和經營管理理念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在產品和服務的質量管理問題上,更容易出現意見和看法的不一致,這就需要本土企業改進原有的質量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國外的技術、渠道、品牌,為成功打入國際市場鋪平道路。
世界白家電銷售收入排名第四的海爾,在所有“走出去”的企業中應該是走得比較成功的。其總裁張瑞敏在總結參與國際化競爭的經驗時,提出“跨國三問”,即我們最大的對手是誰?我們的目標是什么?我們的經營對象是誰?
誠然,明確目標和對手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與其說擋在目標前的都是對手,不如說企業自己是真正要戰勝的、最大的對手。中國企業要趕超外國眾多的優秀企業,惟一的出路就是創新,就是加強質量管理,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張瑞敏認為,核心競爭力就是獲取客戶、用戶資源的超常能力。這是信息化時代所決定的。先銷售再生產,而非先生產再銷售,即為客戶找產品,而不是為產品找客戶,要獲取這種能力惟有戰勝自我。他還提出經營對象當然是商品,但本質是人,“顧客就是上帝”絕非一句口號,企業要生存必須創造顧客。企業只有搞懂自己想要的、自己缺乏的,才能對癥下藥,生產出適銷對路的、品貴質尊的產品。
本土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同樣離不開政府的政策引導和扶持,尤其是在體制性較強的中國。首先,政府應頒布有關標準化生產的行業規定,把標準化生產提到戰略的高度,繼續強調安全等強制性標準,鼓勵企業采用推薦性標準。其次,對企業進行政策引導,如倡導優質優價、對優質產品進行政府采購等,這就要求干部首先要懂質量,同時要加快普及有關質量的基本知識。但是,倡導政府扶持企業,并不是說要政府事必躬親,事事過問。市場有自己的游戲規則,政府要做的是宏觀層面的引導、協調工作。中國國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董事長田源用“機場”比喻政府的作用,他認為,以前政府起到的是機場塔臺的作用,所有的管理都由政府來調控,但是這個時代正在逐步過去,現在新政府的作用應該是機場建造者的作用,把機場建造好,讓別人的飛機落進來,中國的飛機落進來,民營的飛機也落進來,大家在這個機場里起飛,讓企業開足馬力,讓所有的企業發展。政府和企業的關系要逐步轉化為合作伙伴的關系。
只有企業、政府都對質量管理重視起來、行動起來,才能打破非關稅壁壘(技術壁壘),打造出品貴質尊的國際化品牌。
作者:實習生 于婕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