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日前刊登記者宮澤徹發自北京的一篇報道,題為《中國的產業政策轉為重視“質量”》,介紹了目前中國產業政策的取向。
該文章分析說,中國政府制定了加強自主技術開發能力以及保護環境等以提高經濟“質量”為重點的產業政策。這個政策寫進了十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中國一直急劇擴大工業生產,但是因為開放市場,國產品口碑不佳、假冒品泛濫、環
境遭到破壞等問題一下子凸顯出來。政府在加緊轉變產業結構,以提高國內企業的競爭力。國產品市場占有率下降
在發展計劃中反復強調的是加強有知識產權的獨自技術的開發。許多中國企業過于追求短期利益,依靠引進外資技術及“模仿”的傾向嚴重,不能扎實地進行獨自技術開發及培育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消費者越來越不愿意買中國制品。
2004年在中國的汽車市場上,中國車所占比率為9.7%,同前年比減少4.3%。數碼相機的國產品牌占10%左右,許多國內廠家產量在減少。一方面外資降低價格,另一方面國內產品無法顯示出魅力,技術上也落后。
政府想通過增加補助金等,給研究開發注入活力。計劃培育具有世界影響的著名品牌及高技術。外資產品質量提高
在汽車等領域,因積極引進外資,外資對華投資急劇擴大。在發展計劃中,明確提出要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獎勵對高技術、服務業、現代農業、環境保護產業的投資。有些人認為,今后中國可能加強對外資的選擇,沒有尖端技術的外資將難以進入中國。提出資源和環境對策
該文還指出,資源不足和環境遭到破壞有可能成為今后中國經濟發展的絆腳石。資源不足將對生產造成巨大影響,許多工廠排放未經處理的廢水和廢氣等,環境破壞已經損害了國民的健康。發展計劃中提出要制定清潔生產的評價標準,對企業破壞環境的問題進行監督,同時還要推進開發新的煤炭利用技術、節能汽車以及廢棄物零排放技術。鼓勵民間企業發展
文章最后特別指出,鼓勵民間企業參加國有企業的重組及改革,獎勵民間企業參加過去以國有企業為中心的基礎設施及公共設施建設,是今年中國強調的新政策。發展計劃表明,要改變在許多重要行業國有企業占很大比例的現狀,要以發展民間企業為中心,搞活經濟,擴大消費,發展第三產業。另一方面,對國有企業要加速改革,要在政策上推進經營不善的國有企業倒閉,要對經營者實行追究經營不善責任的制度等。
作者:聞 風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