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媒體日前介紹了一家奇特的工廠———東莞市長安鎮品質電子制造廠。隨著記者的筆觸,我們有幸“參觀”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家庭”型企業。
廠區內除了車間,還有噴泉、綠茵,以及悠揚的琴聲。難怪前來實習的大學生羨慕地稱其為“大學校園”———廠里網吧、圖書館、影吧、咖啡廳、游泳池一應俱全,工人均可免費享用。
在星級水準的食堂,老板和員工通常都在一張飯桌上吃同樣的飯菜,川魚湘肉,花樣繁多。宿舍整潔寬敞,每一間都擁有空調、彩電和24小時熱水。
外地員工想家了,怎么辦?圖書館里有為他們訂閱的家鄉報刊。逢年過節,老板會為員工買賀年卡,讓他們將祝福寄回家去。廠里還規定,員工一年內可申請家屬來探親兩次,每次半個月,食宿一律由廠里“埋單”。有趣的是,老板連情人節也沒放過,這天,全廠1000多位女工每人都收到一朵紅玫瑰和小提包。這位聰明的老板名叫李同樂。他謙虛地說:“對員工好,回報更好!這個企業共投資10個億,我為員工建娛樂設施只用了600萬元,就使得他們對這個企業有了歸屬和認同感。這個投資太值了!”當然,不僅僅是錢的問題,而是真情實感的體現。我注意到,文章里有這么一個細節:廠里員工常給李總寫信、發郵件談心,他再忙也要每信必復。應該說很了不起。一位企業老總,不敢說日理萬機,能每天能抽出時間來和員工交流思想,缺乏愛心的人肯定辦不到。有不服氣的老板,可以試試看。
從感情角度說,對這樣的企業,幾乎用不著去懷疑它的產品質量。因為在一個流失率為零的工廠里,員工會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產品的聲譽。我曾到南方某優秀企業采訪,聽見一位普通工人談到廠里情況時,一口一個“我們家”,那種親切自然的口吻讓人感動。凡人皆知:世上最溫暖的就是家。一個人在自己家里,可以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也會用百倍的愛心去全力培育這個家。就這樣,在一個充滿溫情和魅力的“大家庭”里,雇傭關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幾乎形成了一個規律:在歷次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中,總會有一些小型企業“拖后腿”。深究起來,除了生產工藝或質量管理的漏洞以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種廠子不像是一個“家”。當然,這些老板會理直氣壯地說,我們廠規模小,沒錢。但是,起碼要讓自己的員工吃上熱飯,住的干凈一些吧?遺憾,這些企業的老板往往更注重拉開員工檔次,搞不平等待遇,任意苛扣和拖欠工資,甚至雇用兇神惡煞的監工,對員工動輒打罵體罰。所以,它的產品質量肯定無法保證。
就目前的條件來說,品質電子制造廠的做法也許太理想化了。但無論企業大小,層次高低,廠方均要遵守《勞動法》和其他法律法規,營造和諧氛圍,尊重員工的人格,按時發工資,工作不超時。在許多國內企業,并不缺乏所謂企業文化和規章制度,只是沒有多少老板像李同樂先生那樣,給管理這些嚴厲冰涼的東西,加入一點人性化的元素,投入一定的資金,在百忙之中抽出一點寶貴時間。須知能將善心和愛意轉化為生產力的,才是真正的大手筆。
一個優秀品牌中,必定融進了對消費者的敬意和愛護,同時也飽含著企業和員工之間的親密感情。溫暖羽翼下孵出的是天鵝蛋,而陰冷潮濕的旮旯只能誕生四腳蛇。
作者:林鳴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