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和諧社會”一樣,“反哺農業 ”成了兩會上最熱烈的詞語。
代表們一致認為,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溫總理提出的“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大政方針,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又一重大突破。“反哺”,讓農民有了奔頭。
就“三農”問題,代表們暢所欲言,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
反哺,應在農業結構調整中使農民增收。湖北代表馬清明說,工業反哺農業,應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大力 實現農村勞動力和農副產品的轉移。來自山東的張惠來、李書坤、杜文昌等代表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提出,解決好“三農”問題,必須壯大縣域經濟,加快形成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的機制,加強對農村基層干部的培訓,提高管理水平;要跳出“三農”看“三農”,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帶動“三農”問題的解決;建立起農民持續增收的長效機制,解決好城鄉收入差距擴大化的問題,要用政策、法律法規等保障糧食大縣的經濟發展,確保糧食安全,保證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反哺,應大力推進科技興農。遼寧的李文科、何晶代表認為,必須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用工業的理念謀劃農業,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引導農民發展外向型農業,走向富裕。湖北代表劉道明等建議,增加農民收入,必須提高農民自身的“造血”功能,建立農業信息網絡,指導農民種植;研究農業產業化、機械化、現代化問題,改變小農經濟狀況;出臺具體措施,給農產品流通予以優惠,把科技真正變為生產力。代表們一致認為,反哺中,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非常重要。龍頭企業不但使大量的農副產品就地轉化,還使大批的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加入了產業工人的隊伍,實現了雙贏。在金連武代表看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工業反哺農業的橋梁和紐帶,國家應全面落實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各項政策,建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基金、市場開發基金、信用擔保基金,提高龍頭企業加快發展、拓展市場和抵御風險的能力,提高我國農業產業化水平,帶動農民致富。這項工作不是單純的地區、部門、企業的事情,而是牽涉到國內各地區的農業、工業、科技和市場流通等多部門、多行業、多學科的系統工程。
江蘇代表徐榮春深有體會地說,“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政策,是農民致富的一把金鑰匙。目前,農民想得最多的是迫切希望經濟加快發展和持續發展。建立和諧社會,其最大受益者將是農民、農業和農村。
作者:本報記者 王惜純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