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近10億農民,有一個比城市大得多的農村消費市場。隨著城市消費者維權意識和維權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把目光投向農村,開始關注人口更多、地域更廣、勢力更弱的農村消費者。
業內專家認為,關注農村消費者,首先要幫助農民提高消費安全意識。
近年來,假劣種子、化肥、農機等損害農民利益的情況非常嚴重。尤其是一些人利用農民識別能力較低,又急于致富的特點,打著高科技的幌子,坑農騙農。淳樸農民滿懷對高科技的崇拜和對豐收的渴望,等來的卻是顆粒無收、債務纏身,甚至投訴無門。
一些在城市早被明令禁售的問題家電、有毒建材等,被不法商販轉移到農村,被農民當做“時髦”搬回了家。
大量劣質食品、過期食品充斥農村市場。多數農民沒有查驗食品保質期的習慣。一些路邊小販出售的食品,衛生根本沒有保障。
總之,在農民的消費行為中,起重要作用的還是價格。便宜的東西,銷路最好。
據北京市消協組宣部部長龍志兵介紹,北京自1998年開辦消費者學校,近年來逐漸延伸至鄉村。如結合農時,請農業專家到田間、地頭授課,教農民識別假種子、假化肥、假農藥等,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在,北京郊區村村有消協聯絡站、聯絡員,方便農民投訴維權。盡管如此,還是有很多農民不知道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如商家有明顯的欺詐行為時,消費者完全可以依據《消法》要求雙倍賠償,但往往是商家只要答應退、換貨,農民消費者就覺得很滿足了。
邱寶昌律師則認為,關懷農村消費者,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強監管,加大對假冒偽劣的處罰力度。鑒于目前消費者在主張自己的權益時,存在舉證難、檢測難的實際情況,社會應該成立一些簡捷、便宜的檢測機構,政府財政上應給予傾斜。
作者:本報記者 曾祥素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