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賣了,江西贛南果農劉老漢臉上卻看不出喜悅。剛成熟時1.76元/500克他沒舍得賣,沒想到后來價格突降,只得以1.1元/500克出售,一眨眼工夫就損失一萬多元;臍橙苗木大戶薛春華則抱怨,他繁育的5萬株苗木只售出一半,要是往年早就被預訂一空了,這是他數年來育苗第一次遭遇“賣苗難”。筆者在贛南臍橙的兩個主產縣尋烏和安遠的所見表明,一直是皇帝女兒不愁嫁的江西贛南臍橙在2004年底飽嘗了失寵的滋味。而這一切均源于“染色橙”事件。希望之果跌下“神壇”
江西贛南是中國臍橙之鄉,所產臍橙酸甜適度,風味濃郁,自然著色橙紅,品質可與美國新奇士橙媲美。加上其靠近珠三角的區位優勢,贛南臍橙被專家譽為加入世貿組織后中國臍橙之希望,甚至可以成為我國水果抵御“洋水果”入侵的“先鋒”,并因此入圍國家農業部的優勢農產品區域規劃。這幾年,贛南臍橙的果園價一直維持在每500克1.8元左右,不少農民靠臍橙脫貧致富,有的還成為十萬元戶、百萬元戶,買上了小車,住進了別墅。
因為適銷對路,從2003年開始,廣東境內一些果品經銷商為搶市場先機,在臍橙尚未完全成熟之前,到贛南產區收購青皮或黃皮果,用乙烯利脫青催熟后,在加入含有染色劑的溫水中浸泡使果皮成橙紅色出售。2004年,這股染色熱繼續升溫,本來贛南臍橙完全成熟應在每年11月20日以后,而一些經銷商竟在9月份就來收青果,果園價最高達3元/500克。2004年11月24日,廣東對此進行曝光后,香港媒體也紛紛跟進報道。占香港水果市場70%份額的“惠康”超市和“百佳”公司,從去年12月6日起全面停售并回收“江西橙”,釀成了沸沸揚揚的“染色橙”事件,經銷商紛紛撕毀訂單,果價猛跌,果農損失慘重。優勢產業諸多痛處被擊中
贛州不少果農和干部懷疑,“染色橙”事件可能是競爭對手根據我國法律空白和產業弱點策劃的一個“商業陰謀”。但贛州市委農工部部長曾新方等人認為,贛南臍橙在此次事件中一潰千里,主要是擊中了這個產業自身存在的缺陷。
首先,對優勢產業的保護機制存在漏洞。第一,標準對接滯后。國外(包括境外)不少國家和地區已經淘汰并禁止的水果染色技術,我國至今沒有明確。第二,對市場突發事件缺乏應急協調機制。第三,產業扶持保護機制仍需完善。
其次,產業運作模式缺乏競爭力。一是龍頭企業難以壓陣。二是果業協會難挑大梁。另外,產地產業鏈條太短,產加銷跨省脫節難以監管,市場太過集中也是贛南臍橙產業在此次事件中暴露出的軟肋。壞事如何變好事
贛南各地干部和果農普遍認為,“染色橙”事件不全是壞事。由于自身缺憾多,贛南臍橙產業遲早要出問題。與其等產量100萬噸時再出,不如現在30萬噸時就出,損失小,也好掉頭,更可以吸取教訓,及時補過,把壞事變好。
目前,贛南各縣正因勢利導,引導農民更加重視標準化生產、無公害生產,同時從培育龍頭企業、做大果業協會、加強產后銷售、強化市場監管和加強果品檢疫檢驗等方面著手,通過完善保護機制,理順產業運作模式,逐步提高自身產業的市場競爭力。
標準化生產不再是口號,一向只管種果,不問市場的贛南果農通過這次“染色橙”風波真切體驗到了市場的愛憎分明:此次風波后不同品質的贛南臍橙價差很大,次果跌到了每500克0.8元以下,而直徑8厘米以上的精品果依然價格不菲。很多原來不舍得疏花疏果的果農都表示,看來今后確實要統一生產標準。
江西省委農村工作部副部長李安全說,江西將根據世貿組織規則加快制定并推行贛南臍橙的綠色生產技術規程,盡早完成推薦性國家標準的起草,并寫入禁止使用“橘子紅2”等染色劑內容。
作者:甘惜敏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