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與國際獸疫局(OIE)于2月23日至25日就控制亞洲地區禽流感問題在越南胡志明市舉行會議,出席會議的有科學家、獸醫專家和政府官員。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動物生產與衛生部(Animal Production andHealthDivision)主任塞繆爾·于茨(SamuelC.Jutz)在發言中指出,禽流感已導致亞洲數以百萬計的禽類動物死亡,而且出現一些人體受感染死亡的事例,目前看來這種疾病還不會銷聲匿跡。
于茨說:“我們必須估計到,在2004至2005年曾爆發禽流感的某些國家,疫情仍將持續多年。這些病毒適應性強,以圈養的鴨群和野生禽類為宿主,在活禽市場等場所生存,種種情況說明,消滅禽流感必須從長計議。”
于茨認為,撲殺野生禽類和消除其生存環境對控制禽流感并無多大幫助。更重要的是對家禽采取更嚴格的防疫措施。他說:“目前的情況說明,買賣活禽,圈養的家禽與市場上的活禽五方雜處,加之禽類生產場所衛生狀況不良,對加劇病毒傳播的作用甚于野生禽類的活動。”
他說,近期目標是限制病毒從已知的場所向外蔓延,盡量防止禽類動物受感染,同時避免農村和飼養場人員受到感染,以防止該病毒在全球擴散。
于茨指出:“人類行為與禽類生產及市場銷售系統之間有著復雜的因果關系。由于存在危險的行為和做法,人類患病乃至死亡的不幸消息不絕于耳。因此必須提高公眾對疾病的警覺,同時改變一些傳統習慣,以防止再次出現人體受感染的病例。”
他說,禽類生產對亞洲經濟日益重要,亞洲地區的政府和國際社會迫切需要持續采取重大的禽類防疫手段,切斷病毒傳播的途徑,避免疾病蔓延成災。
他強調,最近聯合國糧農組織與國際獸疫局就新提出的“加強控制動物疾病越界傳播的全球框架計劃”(Global Frameworkforthe Progressive Control of TransboundaryAnimalDiseases,GF-TADs)達成一致意見,目的在于加強各國獸醫服務,通過應用有效的流行病學研究成果,積極控制病原。該計劃還將努力為防治高傳染性疾病加強區域性協調與合作。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主任格貝爾丁說,有證據表明,禽流感病毒正在迅速變異,極有可能最終會獲得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能力。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現在正積極準備,以應付可能出現的禽流感疫情。
糧農組織估計,迄今為止,在越南、中國、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泰國、韓國和日本等受禽流感襲擊的國家,已有近1.4億只禽類動物死亡或被撲殺。2004年,亞洲禽類飼養場的經濟損失估計超過100億美元。
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報告,自2004年1月23日以來,已證實的禽流感死亡人數為42人,其中越南29人,泰國12人,柬埔寨1人。
作者:農博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