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從事質量管理的工作者,都在以一種時不我待的精神,在實踐中學習和應用國外的先進質量管理模式,適應本世紀以質量競爭為主體的全球化競爭態勢。很多企業紛紛行動,從引進先進質量管理模式到高級質量管理人才,希望以此使企業實現由大到強的本質轉變,但現實中有許多企業在經過一陣艱辛努力后,往往只會留下些許悲壯的故事耐人回味。
確實,國內企業在管理上落后于國外優秀企業,在質量管理上尤其明顯,筆者長期工
作在國有控股企業質量管理部門,深感推行先進質量管理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困難,同時也在不斷探索減少這些阻力的辦法,探求產生阻力的深層次的根源,希望對同行有所啟發。奉中庸,推責任
中華民族諸如“行百里者半九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等傳統精神,激勵了廣大質量工作者;儒家思想同時還具有更深厚、更博大的淵源,它們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對人們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其中就有對所謂“中庸之道”的具體應用:凡事不溫不火,以避免沖突,避免責任為首要的工作作風無疑是它的延伸,這種作風在企業運行中的表現和影響的確是很大的。
國內企業很多都是以職能為要素來劃分部門的,有的還結合了事業部制等管理結構。不同的企業都依靠不同的流程進行生產或經營活動,由于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新技術不斷涌現、新設備新工藝的不斷采用,在對流程與各部門職能定義或改進時,難免會有些模糊不清或者干脆就沒有說明的部分,這樣會在部門接口間形成半真空或空白區域,為“中庸之風”提供滋生的環境,當工作職能中有交叉內容時,部門之間就推諉、爭吵,管理層則窮于平息各類爭端,而缺乏從根本上通過變革或優化流程來解決問題的意識。缺乏精確統計
由于國內企業沒有經歷過統計質量管理的階段,統計技術的理念和方法沒有在企業得到理解和使用,對流程的管理和評估只是停留在簡單的最終合格率等少數指標的測量上,無法對真實反應過程水平的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這種環境不但影響企業質量管理的成效,而且因為質量人員的經驗或能力的不同同樣影響先進統計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抓大不放小
在有些企業,管理層的最高決策者熱衷于搞“一言堂”、“家長制”。對于企業日常管理無論大事小事都每每事必躬親,還美其名曰“抓大不放小”。在這種條件下,要想按照質量管理的原理、方法制定制度和規范,使用科學、適用的統計技術進行測量、評估和考核也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在國有控股企業,常常忙于完成產值或銷售額,向上“邀功請賞”,忽視許多基礎管理的建立和建設。這樣,先進質量管理模式所要求的實事求是的收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原則一旦形成了規則,就必然會制約最高管理者的決策權力,例如在評估影響企業經營要素———考核、分配、獎勵時,所采取的內容和權重方面,到底是按照先進模式所要求的精神還是依據過去的經驗就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所以這些企業既歡迎先進模式所帶來的利益的增加,又擔心自身權利的損失。往往一種模式在企業里不能充分、有機、系統地實施,只是有選擇地采用其中的一部分,最后形成了“有特色的質量管理模式”。
先進質量管理模式的學習、消化、應用、創新需要全員參與,需要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而完善。質量事業不是一個企業或一個行業的事,是國家乃至全民族的事業。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的質量人肩負著更加艱巨的使命,會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在實踐中磨練和提高。(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