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忠海委員約定的采訪時間是3月4日下午兩點半,記者如約到達時,房門已經打開,李忠海坐在窗邊記著筆記,窗外的陽光很燦爛,委員的表情很投入。那一瞬間,記者最想做的事情是———拿相機把他認真的樣子記錄下來。
和李忠海委員的對話并沒有從質量和標準開始。他首先向記者講起了政協會議開幕式時的心情,“昨天在人民大會堂,當國歌響起的時候,作為政協委員,我感覺到責任油然而
生。說句實話,在這么莊嚴的場合聽國歌奏起的感受跟平時是不一樣的。”
也許是感慨良多的緣故,李忠海委員甚至給記者講起了政協的歷史和發展,而談起自己日常承擔的實際工作,李忠海的感觸更深了。他覺得標準化工作可以從多個方面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大量的工作。“首先,我們國家由于各種原因,造成了城鄉差別很大的二元經濟結構,農民的生活整體不太富裕。農業標準化工作可以推進農業發展,提高農產品質量,培育品牌農產品,來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很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成功范例可以說明問題,當然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完善。”
李忠海談到了標準化工作和我國高新技術領域產業化發展的關系。他指出,我國在消化吸收外來技術以及自主技術創新方面嚴重不足。這就使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處于被動的局面,所以國家進行了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改變了經濟增長的方式,提升了傳統產業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這些都需要標準的支持。為此,我們全面清理了目前的國家標準,同時修訂了大量的標準,把落后的、過時的標準淘汰廢除,這些工作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李忠海還談到了我們國家產業發展的速度是很快的,水泥、鋼鐵、水、電的消耗量非常之大。如何使經濟和社會協調地發展,國家怎樣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怎樣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些都是國家建設中突出的課題,而這些方面標準能做很多的工作,比如說空調能效標識、節水標準,還有影響非常大的《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都從不同方面促進了國家資源的節約。
作者:本報記者 劉伊婷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