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是一片整潔淡黃色的兩層小樓。宇文泉就住在這片小樓里。
“現在南宮村,遠非傳統意義上的農村了,家家戶戶都是小洋樓。生活的改變,要從生產方式的轉變說起……”宇文泉帶著記者走進了他們村的生產區,“這邊是種植區,南邊那片大棚是觀光館、農業科普館,再往前是水養區、垂釣區,我們搞的是旅游觀光農業,離開標準化,無論種植、養殖,還是觀光旅游,哪一項都玩不轉那。”
置身觀光館,猶如來到了奇花異果的王國。每種植物,都掛著一個小牌字,標明了它們的名字:鴛鴦梨、京彩黃妃、紫晶、鶴首……名字不僅好聽,而且色澤艷麗、形狀各異。宇文泉先生自豪地講,“北京市搞旅游觀光農業,南宮應該是走在前列的。這片大棚,種植兩三百種植物,要擱以前,種好這么多東西,想都不敢想。即使人手夠了,能不能種好,還是事兒那。”
“人家來旅游,光好看還不行,還得好吃。”在小西瓜館,宇文泉講了個故事。
前幾天,一位老先生來這里參觀,看到拳頭大的西瓜愛不釋手,于是就買了兩個準備拿回家當擺設,聽管理人員說味道不錯,就嘗了一個。三九嚴寒,還能吃到如此香甜的小西瓜,老人很驚訝。臨走又買走了兩個給老伴兒。沒想到兒子捷足先登,一個沒剩都吃了,還叨念著好吃,氣壞了老先生。兒子自覺理虧,趕忙又來這里,花了上千元買走了30個小西瓜。
“沒幾天來電話,還要買。那小伙子說,買走的小西瓜各個熟,沒有一個生的,特別納悶。這個秘密他肯定不知道,其實現在很簡單了,種植標準把著關那。”宇文泉介紹著情況,“以前種西瓜,西瓜熟不熟,全憑經驗,用手去拍,那經驗哪有準啊,這大冬天,西瓜價格那么高,買回個生瓜或者婁瓜,擱誰誰會不生氣啊。現在種西瓜,從選種、育種、澆水、施肥、受粉直到采摘,都有標準化的管理規程,西瓜40天成熟,早一天也不能摘。”在每個西瓜上,都掛著個小牌子,上面清晰地標注著它的受粉日期。
管理這個大棚的老范說:“過去種地,今天看到地里的土干了,就澆些水;想起收拾收拾苗子啦,就收拾收拾;想起施肥來了,就隨便撒點化肥,用多少,估摸著來,心里沒數,而且什么時候施肥,都是隨意的。莊稼長好長賴,全靠老天,誰知道收獲時是什么樣子吶。后來豐臺區質量技術監督局來了人,幫我們制訂了每種作物的種植規程,就照著規程來了,作物就像上了保險,只要按部就班地操作,保準長得好。收獲好,兜里就有了錢。您看我們這原來都是農民,現在和工廠生產還有什么區別啊。”
采訪后記北京市豐臺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標準化科科長王燕接受記者采訪時深有感觸,她認為,推廣農業標準化的關鍵在于轉變農民的觀念,讓人們接受全新的理念,才能達到改變傳統粗放式農業的生產模式。多年來,標準化科的工作人員深入南宮村,在制訂作物種植標準的同時,宣傳標準化的意義,潛移默化之中,將標準化的理念植根于南宮村。
作者:徐學全 本報記者韓維陽
(來源:本站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