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銀行首頁_行業動態 > 《資本市場》2005 > 正文
 

中外資銀行冷靜對視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6日 13:26 《資本市場》

  文/本刊記者 劉亮

  一直以來,不少外資銀行在中國的高層管理者都不太愿意談中外資銀行競爭這個話題,而更愿意談銀行間的合作,表現得很低調。有人懷疑,這其實是一種競爭策略,明明是一個強大的對手正在逼近,他卻有意讓你感覺不到其身上散發出的騰騰殺氣。

  對于中資銀行而言,不管危機來自內部還是來自外部,都應該對未來的競爭形勢,對外資銀行的優勢和劣勢, 以及自身的優劣勢有一個深刻而清醒的認識。

  不少分析人士都認為,中資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面臨的是一次脫胎換骨的變革。通過這次變革,中資銀行可以一次性的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解決公司治理結構的問題,一是解決所謂的“脫媒化”問題,挺過去,中資銀行就將獲得一次涅槃般的重生。

  中外資銀行進入競合時代

  2004年12月上旬,荷蘭合作銀行北京代表處副代表袁林一直在忙著接待一個來自荷蘭金融界的代表團。袁林介紹,這個金融代表團是由荷蘭合作銀行組織的,來中國訪問的主要目的是和中國的客戶以及合作的銀行溝通交流,并推廣他們的金融產品。

  “這當然反應出荷蘭合作銀行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袁林介紹,“雖然近期還沒有在中國再開辦分行的打算,但調研中國的金融市場,并研究是否在適當的時候在中國開展人民幣業務也是這個代表團此行的目的。”

  外資搶灘中國市場

  顯然,外資金融機構看到中國履行了入世時的承諾,并且也注意到中國加快了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步伐。以此為契機,很多外資金融機構也加快了深入中國的腳步。

  統計顯示,截至2004年10月末,共有19個國家和地區的62家外資銀行在我國設立了204家營業性機構和223家代表處,其中105家已獲準經營人民幣業務,已有24家外資銀行機構獲準開辦衍生產品業務。外資銀行在發展自己的過程當中,已經可以向中國的市場投放100多個品種的產品和服務,這相當于我們原來國內商業銀行金融產品的3倍以上。

  2004年10月、11月間法國東方匯理銀行、德意志銀行分別在北京成立分行;花旗集團則積極在中國構建混業經營的平臺,銀行、保險、投行業務一個都不能少,由花旗集團旗下的子公司旅行者保險公司和一家中資公司共同組建的花旗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將于2005年初正式成立;另一家外資銀行匯豐銀行積極在中國構建混業經營的平臺的同時也表示:“在未來5年內,匯豐的所有業務都將進入中國!

  外資銀行的進入,當然引起了中資銀行的高度警覺。中國工商銀行總行金融研究所所長詹向陽告訴記者,他們一直在關注外資銀行進入中國的動向。從2002年開始,他們一直在對外資銀行進入后對中國金融業的影響進行詳細分析。

  詹向陽表示,他們通過研究后認為外資銀行的優勢主要有三點,第一,外資銀行渡過了前些年的衰敗期,也就是“脫媒化”之后,“鳳凰涅槃”般重生,完成了從分業向混業經營的轉變,競爭實力大為增強。而中資銀行正處在衰敗期,存款受到股市、基金等行業影響,混業經營在中國又受到法律的限制,中資銀行仍然在尋找脫媒的方法。第二,外資銀行的市場化程度更高,而中資銀行特別是四大國有銀行原來的行政色彩嚴重,市場化才剛剛開始,外資銀行在資產證券化、銀團貸款、中間業務方面以及產品營銷、定價和規避銀行風險等方面有優勢,中資銀行在這些業務領域的探索才剛剛開始。第三,中資銀行70%到80%的收入來自利差收入,利率市場的波動對中資銀行的影響很大,而外資銀行的收入已經多元化了,對利差收入的依賴相對較小。

  詹向陽介紹,外資銀行進入中國,首先選擇的都是經濟發達的大城市,這些城市都是中國金融資源豐厚的地區。在簽訂入世協定的時候,外資銀行就已經圈定了這些地區。當這些外資銀行在這些大城市占穩腳跟之后,就會想辦法將中國優質的金融資源搶走。

  配合這種戰略,外資銀行在這些大城市設立分行和代表處的同時,還積極參股中資銀行,目前外資銀行已經參股10家中資銀行,如交通銀行、南京城市商業銀行、上海浦發銀行等,這些被參股的中資銀行,基本上是城市商業銀行。2004年5月,美國新橋投資集團成功收購了深圳發展銀行17.89%的股權,深圳發展銀行成為中國第一家由外資控股的城市商業銀行,2004年年底,來自美國新橋投資方的藍德彰開始出任深圳發展銀行董事長。

  利用國內銀行的殼資源,外資銀行可以不必辛苦地去建設營業網點,就可以獲得中國優質的城市金融資源,目前外資只占中國銀行業的1.3%,而中小商業銀行的份額占中國銀行業份額的20%~30%,未來中小城市銀行上市之后,外資銀行可以通過在二級市場上購買中小城市銀行的股票來達到其迅速擴大在中國市場份額的目的。

  外幣投融資、理財等業務是外資銀行的強項,人民幣業務則是外資銀行的劣勢,然而近年來,外資銀行利用同業拆借市場、票據市場,正在獲得人民幣資源,一旦作好了人民幣資源的準備,外資銀行在消費信貸業務、中間業務以及在金融服務等領域的優勢也將發揮出來。

  更加注重合作

  盡管已經看到了中外資銀行競爭的苗頭,如人才競爭和針對高端客戶的競爭已經展開,并對未來中外資銀行的競爭形勢感到擔憂,但詹向陽同樣也認為,合作比競爭更有效,中國的金融市場很大,國際金融市場更大,中外資銀行之間還沒有到貼身肉搏的境地,相互之間的合作空間遠大于競爭。

  詹向陽介紹,由于國際國內業務、本外幣業務之間的中外資銀行的互補關系,中外資銀行之間的合作可以出現“雙贏”的局面,中國工商銀行和外資銀行建立了全面的業務合作關系,如和高盛合作,共同來處理中國工商銀行的不良資產;中國工商銀行幫助外資銀行進行人民幣結算業務和現金管理等業務。

  荷蘭合作銀行北京代表處副代表袁林告訴記者,目前荷蘭合作銀行北京代表處的工作更傾向于和中資金融機構合作,共同推廣金融業務和針對中國客戶的金融服務。中資銀行的優勢在于客戶管理,而外資銀行的優勢則在于產品的設計定價和風險控制,中外資銀行合作可以根據客戶的投資收益要求,為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匯豐銀行中國區總部的一位管理人員介紹,外資銀行對自身在中國開展各項業務的優勢和劣勢有比較清醒的認識,因此在策略選擇上也會更有針對性。與中資行相比,外資行最大的優勢在于擁有全球化的網絡,可以提供全球化的服務。同時外資銀行有著很完善的風險防范體系,而目前中資行普遍存在壞賬嚴重的問題,各類制度還不十分健全。

  當然中資銀行也有其自身的優勢,如擁有完善的營業網點和服務網絡,和一些大的本土客戶已經建立起了長期合作的關系,甚至是戰略伙伴關系等。

  這位工作人員認為,隨著中資銀行的改革,中資銀行的競爭力將會增強。而外資銀行在完成了在中國大城市的布點之后,在中國的發展將會變得比較謹慎。外資銀行將會尋求在更多領域和中資銀行展開合作,這種合作既包括產品合作,如聯合開發新的金融產品,也包括業務合作,如共同為一些大客戶開展融資業務等。而參股中資銀行則已經成為中外資銀行之間最親密的接觸。

  變革時代的中資銀行

  “入世之初,我們其實并不慌張,還相信自己的優勢,現在的緊迫感則更強!币晃粐猩虡I銀行人士告訴記者。

  面對目前的金融業形勢,想必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管理者都會覺得肩上的擔子重了不少。

  與發達國家的銀行相比,中資銀行的差距被認為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公司治理結構的差距,我國現在的很多銀行還具有很強的行政色彩,與真正市場化的金融企業相比有很大差距;二是中資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較低,不良資產率較高,并且產生新的不良貸款的速度過快;三是中資銀行贏利能力差,利潤主要來源于利差收入;四是中資銀行的創新能力不夠,即便體制更好的股份制銀行創新能力仍然不足。

  以外資銀行為參照,對中資銀行進行大規模的改造成為大勢所趨。2003年年底,國務院選擇了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作為股份制改革試點,完成了450億美元的注資工作,被認為是國有商業銀行實質性改革的開始。而注資的主要目的是剝離這兩家銀行的不良資產,督促其進行公司治理結構的改造,最終達到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高銀行的資本贏利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目的。

  有報道顯示,經過長達一年的運作,中行建行的股份制改革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這兩家銀行已由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造成為股份制商業銀行,原有的行政級別都已經取消,并按照現代金融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了相對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已開始運作。兩家銀行的利潤同比都有所上升,不良資產率則成下降的趨勢。標準普爾評級服務機構在日前發布的《2005年中國銀行業展望》報告,也對中行和建行的改革給予了肯定。

  借鑒外資銀行的管理經驗和外資參股中資銀行也是銀行業改革的方式之一,國務院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劉明康在日前的一次講話中就談到,外資銀行在經營幾百億美元的同時,由于公司結構上的優越性,內控制度和風險制度的先進性,使他們取得了很優良的業績,不良資產率低,展示了公司治理和銀行管理的良好經驗。

  劉明康介紹,外資銀行參股的中資銀行其公司治理結構都得到了鞏固和加強,比如在參股的銀行內部建立了很好的問責制度,使董事會能代表股東大會對高管人員進行問責,使得董事會更具有獨立性。而這些股份制銀行公司治理機制和內控機制的變化,是外資銀行給參股的中資銀行帶來的。

  不僅僅限于治理結構的改革,很多銀行對于經營模式的改革也在探索和實踐之中,事實上,國家限制銀行混業經營的政策已經有所松動。中國工商銀行總行金融研究所所長詹向陽介紹,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后期,建行成立了中金公司,中國銀行成立了中銀國際公司,工行在香港成立了工商東亞公司,這些都是國有商業銀行辦的投資銀行。入世前后,人民銀行又公布了商業銀行開展中間業務的暫行規定,使商業銀行可以在中間業務框架內從事多種非銀行金融業務,證監會已經允許商業銀行成立基金公司等等。都表明國家對商業銀行經營非銀行金融業務的限制有所松動。只是商業銀行在非銀行金融業務的經營上還受到一定的約束,只能以商業銀行控股公司的形式來經營。

  詹向陽介紹,《商業銀行法》的修改也為今后一定程度的“混業經營” 預留了空間。預計今后5年,分業經營和監管的法律框架不會改變,但在實際操作中,商業銀行通過個案申請的方式將會獲得較大的非銀行金融業務的經營空間。而法律的修改要等到混業經營的實踐和經驗發展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會進行。

  外資銀行在實現混業經營之后,中間業務成為其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吹竭@一點之后,中資股份制商業銀行也在拓展中間業務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創新,例如民生銀行、中信實業銀行和招商銀行都推出了自己的個人理財產品。招商銀行于日前推出的個人理財產品“財富賬戶”,也就是存款介入基金,在個人進行儲蓄的同時完成對存款的管理和增值服務。招行行長馬蔚華表示,希望通過財富賬戶,招行可以更多地吸收個人存款和增加中間業務收入。在審視了外資銀行進入中國之后的競爭環境和自身的優劣勢之后,一些中資銀行對于自身的經營策略也做出了調整,招商銀行日前就表示要做“中國最好的零售銀行”,將企業定位于提供個人理財服務的專業銀行。

  作為最大的國有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的改革備受關注,詹向陽介紹,目前工商銀行正在做股份制改造的準備,希望剝離不良資產然后上市,工行正在積極爭取國家注資。中國銀監會和財務部都已多次表示要為工商銀行注資,以支持工行的全面改革,只是注資的時間和方式還沒有確定。

  詹向陽介紹,中國工商銀行正面臨著最深刻、最徹底的變革,未來5年,工商銀行將進行的不僅僅是體制上的變革,不僅僅是股份制改造和上市,還面臨著經營結構和資產結構的轉型,目前工商銀行的資產結構以信貸資產為主體,信貸資產占總資產的70%,未來5到10年內工行的目標是要將非信貸資產提高到50%,和信貸資產平分秋色。也就是收益結構要發生變化,現在利差收入占工行總收入的50%,未來5到10年,工行要大范圍的提高資產交易、基金交易和中間業務等方面的收入,這方面的收入要占工行總收入的50%,完成經營結構的轉型。

  國家給建行和中行規定的改革目標是經過股份制改造上市之后,銀行資產在世界排名要達到中等水平,也就是排在世界40~50名之間;工商銀行給自己制定的目標則是要在未來5到10年,要排到世界銀行業的前十名。

  詹向陽表示,工行要想保住本土的優勢,同時躋身國際大銀行的行列,必須完成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必須由原來的追求最大轉變為追求效益最好和創新最多,這無疑是比股份制改造、比上市更為艱巨的任務。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元旦節
元旦和弦鈴聲專題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為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