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航油和創維反思企業要對規則保持敬畏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5日 10:50 經濟觀察報 | |||||||||
中航油和創維兩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上周格外惹人關注。在新加坡上市的中航油在石油期貨投機上虧損5.5億美元,虧損額超過該公司市值,已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而香港上市的創維數碼其董事會主席黃宏生被香港廉政公署以涉嫌挪用公司資金起訴。兩家不同背景的海外上市公司爆出的事件,令我們可以在很多層面上展開反思,今天我們想談談規則問題,即兩家企業都違背了公司戰略的兩個基點——一是對規則的敬畏,二是穩健的財務政策。
具體到中航油,這家在財務上過分激進的公司,僅就當前事件來看,它對規則的漠視到了非常可怕的程度:在進行潛在風險大到超過公司市值的交易時,它是否進行過信息披露?為何遲至現在才披露早在10月份就已發生的巨額虧損?可能并非巧合的是,該公司的母公司在10月末安排將中航油的15%股份出售給機構投資者。 中國企業在海外上市時,通常都會在會計制度、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諸多方面按照上市地的監管規則進行規范,但對規則往往缺乏真正的敬畏。今年稍早之前發生在海外上市的大型國有企業身上的兩件事也以不同的方式展現了這一點:徹底地不尊重規則,或是表面化地尊重。其一,10月底,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移 動、中國聯通)高層“交叉互換”,按《財經》雜志主編胡舒立的說法,顯示所有者“對市場通行的競業禁止規定和利益沖突概念全無認知”。雖然不像中航油事件表現那樣激烈,但實際上這些上市公司、甚至已經或即將海外上市的其他大型國有企業都會為這種行為付出代價。 其二,今年1月底,剛以2003年全球最大IPO香港和美國兩地上市一個月的中國人壽陷入審計風波。當時,國家審計署審計指出中國人壽上市重組前的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存在重大財務違規。這一事件反映出的公司深層次管理問題是否因重組而消失? 在商業世界中,漠視規則必然付出代價,必然會在股票價格或未來融資成本上體現出來。即便是對那些被普遍認為不合理的規則的漠視也不例外,譬如對于國內要求公司注冊資金有值得商榷之處,但迄今已有多位知名企業家都因虛報注冊資金獲罪。 在2000年以來美國的安然、環球電訊、泰科(Tyco)、Quest等一系列陷入丑聞的公司中,泰科是惟一的復活者。前CEO丹尼斯·科茲洛夫斯基讓這家公司臭名昭著,但因為公司擁有依然能創造大量現金流的業務,新任CEO更換所有董事會成員、嚴格內部審計、改組管理層,賦予公司以新生。他以最嚴格的方式使公司會計報表上不再存在潛在問題,從而在2002年底獲得監管機構許可發行債券和銀行融資,這是該公司命運的轉折點。中國公司中亦有類似案例,當然問題嚴重程度要小得多。2001年,納斯達克上市的網易曾因財務報表問題被停牌,在經歷重新準備財務報表、重整管理層同時調整業務方向之后,股票幾個月后恢復交易,這才有這家公司后來的成功。 另一方面,在問題涉及面不大時,企業也可以很“委屈”地接受并不完全合理的規則,盡快擺脫問題,以換取公司的持續經營。今夏,因股票內幕交易,美國“家政女皇”斯圖爾特·瑪莎被判5個月監禁,她相信自己無罪,卻放棄上訴、迫不及待地服刑,以盡快結束這段經歷消除對公司的不良影響。近日,因為凱馬特收購西爾斯,經營家居用品的瑪莎立時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而此時她仍在獄中。 所以,無論從防止危機發生,或者從解決危機的角度來看,我們都必須保持對規則足夠的敬畏。對企業而言,這意味著對規則進行仔細研究、選擇保守地遵守或者激進地利用,以及參與游說不合理規則的改變;對監管機構而言,這意味著保持規則的簡單、公平與透明、嚴格地執行和不斷地調整。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