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農村教育是協調城鄉發展的治本之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26日 15:50 《中國經濟周刊》 | ||||||||
★國家糧食局副局長 任正曉 目前,我國城鄉居民的差距不僅體現在收入的差距上,事實上還存在著更大的文化素質差距。有資料表明,我國農村居民平均受教育程度是7.3年,比城市居民少3年;2000年,全國農村勞動者中54.2%只有小學以下文化程度,西部地區農村勞動力中文盲、半文盲在10%以上,大大低于城市勞動力的平均文化水準,而且這一差距還呈繼續擴大的趨勢。
農民增收致富的根本出路是要減少農民的數量,真正把農民從農村、農業中轉移出來。而農村居民文化素質低下,不僅影響著農民收入的增加,而且直接妨礙著農民向非農產業的轉移,影響著農村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這一狀況如果任其發展,就會使農村居民的素質差距與收入差距形成惡性互動,從而有可能導致更為嚴峻的城鄉社會失衡發展的局面。 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小康,沒有占全國人口三分之二的農民文化素質的提高,也就談不上整個中華民族素質的提高。因此,大力發展農村教育,全面提高農村居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是增加農民收入、協調城鄉發展、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治本之策,國家應當把舉全國之力實施農村全民教育作為我國一項長期堅持不變的基本國策。 發展農村教育的關鍵在投入。而我國農村的現實情況是,那些文化教育落后的地方往往都是經濟落后的地方,急待文化哺育的農戶往往都是貧窮困難的農戶,一些曾經脫貧的農戶往往由于支撐子女上學而返貧。教育扶貧是根本的扶貧,教育減負是農戶最大的增收。因此,農民教育的投入不能靠農民,必須建立國家預算投入機制和設立國家農村教育基金,從根本上解決農村教育的資金投入問題。 從我國農村的實際出發,現階段農村教育重點是實施好三大工程: 一是實施農村教育基礎建設工程。要統一制訂農村中小學教學設施、設備的建設、配置標準,中央和地方財政要安排專項投入,對農村中小學教學設施進行全面的更新改造,從根本上改變教學條件。要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任教資格進行全面審核,堅決淘汰不稱職的“南郭先生”,農村教師的工資要納入省級財政預算,要從根本上杜絕拖欠教師工資的問題。 二是實施農村九年免費教育工程。要依據《義務教育法》修訂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實施細則,并嚴格督促實行,同時,逐步將過去主要由農民承擔的九年義務教育的學費(包括課本費)變為國家統一支付,使農村所有適齡兒童、少年都平等擁有受教育的機會,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權利。 三是實施農村職業技術教育工程。即大力開設縣、鄉兩級農民職業技術教育學校,逐步做到縣市設立全日制農民職業技術教育學院,對所有農村勞動力進行多層次、多門類的適用性強、科技起點高的職業技術教育。 通過對從業和后繼農民、中堅農戶、農村干部、中小企業家、農村經紀人的教育培訓,為農村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資源與智力保障,從而逐步從根本上消除城鄉居民之間的素質差異和收入差距。 |